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02EFN21300216)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戴继勋王娟郭新梅刘文平徐矫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紫菜
  • 1篇形态学标记
  • 1篇性状
  • 1篇叶绿素A
  • 1篇叶状体
  • 1篇藻胆蛋白
  • 1篇色素含量
  • 1篇坛紫菜
  • 1篇紫菜属
  • 1篇锌离子
  • 1篇离子
  • 1篇目标性状
  • 1篇光合色素
  • 1篇光合色素含量
  • 1篇分子标记
  • 1篇分子标记技术
  • 1篇DNA分子
  • 1篇DNA分子标...
  • 1篇DNA分子标...

机构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戴继勋
  • 1篇朱新产
  • 1篇乔利仙
  • 1篇王晶珊
  • 1篇郭宝太
  • 1篇徐矫健
  • 1篇刘文平
  • 1篇郭新梅
  • 1篇王娟

传媒

  • 1篇海洋科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紫菜属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被引量:5
2008年
伴随着遗传学的发展,遗传标记经历了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和DNA分子标记4个阶段。DNA分子标记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与其他遗传标记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1)直接以DNA的形式表现,在生物各个组织、各个发育阶段都可以检测到,不受季节、环境限制;(2)数量极多,遍及整个基因组;(3)多态性高,自然存在许多等位变异;(4)表现“中性”,既不影响目标性状的表达,与不良性状也没有必然的连锁;
乔利仙戴继勋王晶珊朱新产刘文平郭宝太
关键词:DNA分子标记技术紫菜属目标性状形态学标记
锌离子(Zn^(2+))对坛紫菜叶状体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采用不同浓度Zn2+处理坛紫菜叶状体,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光合色素的含量。研究了金属Zn2+对坛紫菜叶状体中光合色素:叶绿素a、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Zn2+在0.5~5.0μmol/L时,有利于光合色素的合成;但在5μmol/L时,叶绿素a含量开始下降,在Zn2+浓度>10μmol/L时各光合色素含量也随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对光合色素产生毒害作用。除去Zn2+后,都表现出向对照组恢复靠近的趋势,但别藻蓝蛋白的恢复较慢。
郭新梅戴继勋王娟徐矫健
关键词:坛紫菜锌离子叶绿素A藻胆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