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5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08JCYBJC05300)
作品数:
4
被引量:11
H指数:2
相关作者:
王海涛
姚艳红
张姣
李保国
王青山
更多>>
相关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4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预后
2篇
前列腺
2篇
前列腺癌
2篇
腺癌
2篇
浸润性
2篇
浸润性膀胱癌
2篇
肌层
2篇
肌层浸润
2篇
肌层浸润性膀...
2篇
分子
2篇
复发
2篇
膀胱
2篇
膀胱癌
1篇
动态增强磁共...
1篇
雄激素
1篇
雄激素受体
1篇
雄激素受体基...
1篇
预后相关
1篇
增强磁共振
1篇
受体
机构
4篇
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4篇
王海涛
3篇
姚艳红
1篇
王青山
1篇
张姣
1篇
李保国
传媒
2篇
中国肿瘤临床
1篇
山东医药
1篇
中华泌尿外科...
年份
1篇
2014
3篇
2013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雄激素受体基因(CAG)n重复多态性长度对接受初始内分泌治疗的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ndrogenreceptor,AR)基因(CAG)1"1重复多态性长度与接受初始内分泌治疗的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接受初始内分泌治疗的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53例,诊断年龄45~87岁,中位年龄65岁。用PCR和直接测序方法对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标本进行(CAG)n重复多态性长度测定,结合临床资料分析(CAG)n重复多态性长度与生化无进展生存时间(biochemicalprogressionfreesurvival,bPFS)及总生存时间(overallsurvival,OS)的关系。结果(CAG)n重复多态性长度为14—32,中位长度为21。按(CAG)n中位长度分为(CAG)n≤21组33例和(CAG)n≥22组20例。中位随访36个月。Kaplan—Meier分析显示,与(CAG)n≥22组比较,(CAG)n≤21组患者的bPFS及OS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CAG)n重复多态性长度是影响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接受初始内分泌治疗的bPFS(HR2.820,95%C11.466~5.427,P=0.002)和OS(HR5.245,95%CI1.293~21.273,P=0.020)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AR基因(CAG)n重复多态性长度可能影响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接受初始内分泌治疗的疗效;(CAG)n重复多态性长度≤21预示肿瘤预后不良。
姚艳红
王海涛
王青山
李保国
关键词:
雄激素受体
转移性前列腺癌
去势治疗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预后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4年
膀胱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泌尿系肿瘤之一,在初次诊断的患者中约75%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1]。目前以临床病理因素为基础的EORTC评分系统[2]被广泛用于判断西方国家NMI-BC的复发及进展风险。但是EORTC评分系统并不能完全反映NMIBC的高度异质性。
张姣
王海涛
关键词:
膀胱肿瘤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肿瘤复发
肿瘤进展
动态增强磁共振对前列腺癌术后复发或残留诊断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评价动态增强磁共振(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对前列腺癌(PCa)手术治疗后局部复发或残留的诊断效能。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C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数据库,再根据已发表文献中的参考文献追溯进行手工检索。检索时间截止到2013年6月6日。依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参照QUADAS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提取数据,利用Meta—Disc1.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总敏感度、特异度、诊断比值比(d0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和S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检索得到118篇文献,有7篇文献(12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对12项研究进行Meta分析,总敏感性为0.88(95%CI:0.84~0.91),总特异性为0.87(95%CI:0.81~0.92),dOR为50.4(95%CI:26.0~97.6)。DCE—MRI对PCa术后复发或残留诊断的SROCAUC为0.9391,Q。指数为o.8764。结论:动态增强磁共振对诊断前列腺癌治疗后局限性复发或残留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其中DCE与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联合诊断效能更高。
姚艳红
王海涛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复发
前列腺切除术
META分析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分子预后标记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3年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肿瘤,可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转移性膀胱癌。临床上患者多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易于复发,复发后大多数细胞分化良好,预后佳。但10%~30%患者肿瘤复发时转变为具有侵袭性的浸润性膀胱癌,预后不良。目前临床上采用的分级分期方法很难准确预测具有复杂生物学行为的浸润性膀胱癌的预后。近年许多肿瘤标记物相继被发现并用于浸润性膀胱癌的诊断和预后判断。这些分子标记物不仅对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的判断有提示作用,同时决定着患者是否适合行保留膀胱的放化疗、新辅助化疗和以铂类为基础的辅助化疗等治疗方式。本文对影响浸润性膀胱癌预后的分子标记物进行综述。
姚艳红
王海涛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分子标记物
预后
个体化治疗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