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06JSBZX001)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朱冬英曾世宏唐爱芳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科学公平观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良性互动——在政治学的视野中被引量:1
- 2007年
- 马克思主义公平观认为,公平是对现实经济关系的反映。科学公平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它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认同感支持,培育公民社会,应把公平观纳入到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体系中去。在促进效率的基础上实现公平,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形成公平与效率的合力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科学公平观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认同感支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 唐爱芳
- 关键词:和谐社会良性互动
- 邓小平制度变迁思想与和谐社会构建
- 2007年
- 邓小平制度变迁思想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地阐释了制度变迁的动力与源泉、制度变迁的方式与途径、制度变迁的主体与归宿,以及制度变迁绩效评价机制等四个方面的内容。邓小平制度变迁思想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思想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结合中国国情和经济转型的实际而形成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邓小平制度变迁思想的现实意义在于它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内容和整体方向仍然具有解释和预测功能。
- 曾世宏朱冬英
- 关键词:和谐社会制度公平
- 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3
- 2007年
- 本文比较系统和全面地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思想的八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并提出,要以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为指导分析研究现实的公平问题。在当前既要反对导致两极分化的公平观,更要反对和警惕回到平均主义公平观的老路上去。
- 朱冬英
- 关键词:公平思想
- 邓小平制度变迁思想与和谐社会构建被引量:1
- 2009年
- 邓小平制度变迁思想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地阐释了制度变迁的动力与源泉、制度变迁的方式与途径、制度变迁的主体与归宿,以及制度变迁绩效评价机制等四个方面的内容。邓小平制度变迁思想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结合中国国情和经济转型的实际而形成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制度公平与和谐分配的观点。邓小平制度变迁思想的现实意义在于它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内容和整体方向仍然具有解释和预测功能。
- 曾世宏朱冬英
- 关键词:制度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