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470433)
- 作品数:16 被引量:214H指数:8
- 相关作者:盖钧镒钱虎君喻德跃韩立德邱家驯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中国毛豆生产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被引量:101
- 2002年
- 盖钧镒王明军陈长之
- 关键词:栽培技术品种选育种子生产
- 豆乳和豆腐加工过程中滤渣方法和絮凝时间对营养成分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6
- 2001年
- 以 4个百粒重不同的大豆品种为供试材料 ,分析了不同滤渣方法、不同絮凝时间对小样品豆乳和豆腐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豆乳、豆腐产量在不同滤渣方法、不同絮凝时间、不同品种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70℃热浆滤渣后煮沸有利于营养成分的抽提和利用 ,且克服了某些煮沸时易糊化的品种渣、浆难分离的问题。絮凝时间由 5分钟增加到 45分钟 ,干豆腐产量显著增加 ;但絮凝时间再由 45分钟增加到 1 0 5分钟时 ,干豆腐产量增加不显著 ,因此絮凝时间由传统的1 5分钟延长到
- 钱虎君盖钧镒喻德跃
- 关键词:豆乳豆腐
- 夏播菜用大豆感官品质鉴定的研究被引量:16
- 2003年
- 根据模糊数学理论结合现代食品感官分析技术 ,提出一套菜用大豆感官品质鉴定体系 :①评价人员的选定与考核 ,②模糊综合感官评价分析 ,③主观偏差的检测。按此体系对 15 4份夏播菜用大豆品种进行感官品质鉴定 ,发现感官品质较差品种 14份 ,一般品种 75份 ,较好品种 6 0份 ,优良品种 5份 ,其中南农大黄豆、台湾 30 9、海系 13、金湖大青豆、香水豆为优良品种。结果还表明 :华南热带四季大豆区、长江中下游春夏豆区存在丰富的感官品质优良的品种资源 ,中南春夏秋豆区、西南高原春夏豆区、国外地区选择潜力较大 ,进行感官品质育种选择改进为可行的。
- 韩立德邱家驯盖钧镒
- 关键词:菜用大豆夏季播种
- 大豆品种豆乳产量、品质及加工性状的相关分析
- 2002年
- 以全国 2 6 1个大豆品字为材料 ,研究豆乳产量、品质、加工性状及籽粒营养成分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干豆乳产量与豆乳蛋白量、蛋白抽提率、脂肪抽提率极显著正相关 ,与籽粒总糖含量、豆渣蛋白量、总糖量、豆渣蛋白损失率、脂肪损失率极显著负相关 ;干豆乳蛋白含量与籽粒蛋白含量、豆乳蛋白量极显著正相关 ,与干豆乳总糖含量极显著负相关 ;干豆乳脂肪含量与籽粒脂肪含量、豆乳脂肪量极显著正相关 ;干豆乳总糖含量与籽粒总糖含量、豆乳总糖量极显著正相关 ,与籽粒蛋白含量极显著负相关 ;蛋白抽提率与脂肪抽提率极显著正相关。以上相关系数均较大 ,为 70 %~ 10 0 %。
- 钱虎君盖钧镒喻德钥
- 关键词:豆乳加工性状大豆
- 大豆豆乳产量、品质及加工性状的遗传变异和遗传规律研究被引量:18
- 2001年
- 以全国不同地区 2 61个大豆品种为材料分析了大豆豆乳产量、品质及加工性状在品种间的遗传变异 ,以 2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分析了干豆乳产量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 :大豆豆乳产量、品质及加工性状在品种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 ,变异系数为 6.68%~ 38.13% ;六合小叶青×新沂小黑豆和上饶干不死×淮阴秋黑豆 2个杂交组合植株世代正反交 F1的干豆乳产量具有显著的母体效应 ;P1、P2 、F1、F2 、F2∶ 3联合分析表明 2个杂交组合植株世代干豆乳产量的遗传均是一对加显性主基因和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干豆乳产量的遗传率较高 ,F2∶ 3家系主基因遗传率为 68.5 1%~ 78.74 % ,多基因遗传率为 2 0 .4 6%~ 30 .32 %。
- 钱虎君盖钧镒喻德跃
- 关键词:大豆豆乳加工性状
- 取样大小对微样品分析豆乳和豆腐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02年
- 选用 4个百粒重不同的大豆品种为材料 ,分析了样品大小 (大豆种子粒数和粉碎样本的样品重量 )对微样品分析豆乳和豆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豆乳产量和干豆腐产量微样品分析技术与常规小样品分析技术存在系统偏差 ,可估计样本间的相对大小及大豆品种豆乳产量和豆腐产量的遗传变异和遗传规律 ;微样品分析 (包括单粒分析 )干豆乳产量时样品重量应大于 0 .0 6g ,微样品分析干豆腐产量时样品重量应大于 0 .2 0g。
- 钱虎君盖钧镒喻德跃
- 关键词:大豆豆腐产量育种
- 应用模糊数学方法评定菜用大豆感官品质被引量:28
- 2002年
- 摸索一套合理的烹煮方法及品尝方式 ,采用感官评定来评定菜用大豆的感官品质。参照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及市场上认定的品质特征 ,确立影响其品质的 6项主要因子 (粒色、粒荚外观、生食口感、熟食口味、熟食香味、生样可剥性 )及各因子五等级 (低劣、较差、一般、较好、优良 )隶属标准 ,合理确定各个因子权重 ,运用模糊综合感官评判法评定菜用大豆品质。该方法应用于菜用大豆品质育种 ,证明简便有效。
- 韩立德盖钧镒邱家驯
- 关键词:菜用大豆感官品质
- 大豆豆乳性状的遗传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3年
- 对实验室大豆豆乳加工技术 ,大豆豆乳产量、品质及加工性状的遗传和育种研究进行了综述 ,为促进大豆豆乳加工专用型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 钱虎君盖钧镒喻德跃许燕芳
- 关键词:大豆豆乳育种
- 菜用大豆感官品质性状遗传变异及品质育种目标性状分析被引量:20
- 2003年
- 以全国菜用大豆主产区154个品种为试验材料,考察感官品质性状综合值、6个一级、5个二级感官性状及7个有关理化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它们间的相关,从而概括出品质育种目标的主要性状。结果表明:感官性状综合品质值、6个一级、5个二级感官性状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其中二级感官性状的遗传变异度均大于一级感官性状。有关理化性状中,百荚鲜重、百粒鲜重、可溶性糖的遗传变异系数较大,遗传力较高,选择潜力较大;荚长、荚厚、荚宽的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中等,单荚粒数的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偏低。相关、偏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粒荚外观、熟食口味、生食口感对感官品质综合评定值直接效应显著并较大;其中荚厚、荚长、百荚鲜重对粒荚外观的直接效应显著,甜味及可溶性糖为影响熟食品味的主要因素,硬度对生食口感直接负效应显著。菜用大豆品质育种中,感官品质鉴定应在熟食口味、生食口感、粒荚外观、粒色、生样可剥性、熟食香味六个一级性状基础上综合评价,注重前三项性状的选择,它们可以结合用百荚鲜重、荚长、荚厚、可溶性糖含量、鲜味、豆腥味、粘性、硬度等性状进行辅助选择。
- 韩立德盖钧镒邱家驯喻德跃
- 关键词:品质育种目标性状
- 夏播菜用大豆感官品质性状核心选样的构建被引量:5
- 2008年
- 核心选样是在核心种质基础上提出的实用性概念,指围绕综合育种目标建立的核心材料库,供育种者选用。以我国菜用大豆主产区154个代表性地方品种为材料进行2次重复的随机区组试验,依据荚长、荚宽、荚厚、百荚鲜重、百粒鲜重、单荚粒数和可溶性糖等感官品质性状进行聚类分析,采用欧氏距离计算遗传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并用离差平方和进行聚类,根据树型图与方差分析,选出优良级别的2类,构建了由47个品种组成的夏播菜用大豆感官品质性状核心选样。将从代表性地方品种中单一性状优选的品种与从核心选样优选的品种作比较分析,表明从核心选样中选择的品种具有较多综合优良性状。
- 韩立德邱家驯徐海明胡晋盖钧镒
- 关键词:菜用大豆品质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