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nycytx-42-G3-01) 作品数:31 被引量:219 H指数:8 相关作者: 王笑梅 高玉龙 祁小乐 高宏雷 王永强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体外复制研究 被引量:4 2010年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是一种重要的肿瘤病和免疫抑制病。本研究从黑龙江省某鸡场分离到一株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经间接免疫荧光、PCR和电镜鉴定,将该株病毒命名为HLJR0901。克隆HLJR0901主要保护性抗原的基因gp90,并进行了序列分析。HLJR0901与我国早期分离的南方毒株HA9901亲缘关系较远,而与美国和台湾的某些毒株同源性较高。HLJR0901的TCID_(50)为10^(5.2)/mL。通过绘制复制动力学曲线对HLJR0901在CEF细胞上的增殖动态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d6和d7 REV增殖的滴度最高。该研究丰富了REV流行病学调查,为后续研究REV致病机制、免疫抑制机制等奠定基础。本研究不仅丰富了我国REV流行病学资料,也为深入研究REV致病机制、免疫抑制机制等奠定了基础。 邓小芸 祁小乐 高玉龙 高宏雷 秦立廷 高立 王笑梅关键词: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抗禽白血病病毒p27蛋白线性抗原表位的鉴定 被引量:3 2015年 为鉴定禽白血病病毒(ALV)p27蛋白中的线性抗原表位,本研究以原核表达的重组p27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将免疫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利用间接ELISA方法筛选纯化获得一株能够稳定分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株。Western blot试验结果显示,该MAb可以识别ALV的群特异性抗原p27蛋白。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MAb与A、B和J亚群ALV均呈阳性反应。对p27蛋白进行截短表达,利用western blot和间接ELISA进行表位鉴定,确定了MAb所识别的抗原表位位于129LVAITASALQAFRE142。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本研究所鉴定出的p27表位在A、B和J亚群ALV之间高度保守。本研究为ALV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免疫学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李晓菲 朱海波 高奇 王琦 孙佳善 高玉龙 祁小乐 王永强 高宏雷 王笑梅关键词:禽白血病病毒 P27蛋白 单克隆抗体 抗原表位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gp90 Gene of 14 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es Isolated in China 被引量:3 2011年 [Objective] The paper was to study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gp90 gene of 14 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es isolated in China.[Method] The surface envelop gene gp90 of 14 REV strains isolated from different commercial layer farms in China were amplified,and their nucleotide sequences were determined.[Result] Sequence analysis showes that 14 REV strains are more identical to the subtype 3 isolates than to the early Chinese REV isolates.In addition,14 REV strains have a high identity with some REV strains in US and Taiwan.[Conclusion] The study provided necessary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of REV. 邓小芸 祁小乐 高玉龙 秦立廷 高立 吴关 王永强 高宏雷 王笑梅鸡源CD154分子功能区的表达 2016年 为表达鸡源CD154分子的功能区,本研究根据Gen Bank中鸡CD154的参考序列克隆其编码区。通过融合PCR将CD154的C端与小鼠CD8α蛋白的N端串联,并连接信号肽以利于分泌表达,将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检测其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融合蛋白正确表达,表达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并且能够分泌到细胞外。鸡CD154分子功能区的表达,为更好地在体外研究传染性法氏病病毒感染B淋巴细胞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段雨路 韩春燕 么帅 高玉龙 祁小乐 高立 李凯 刘长军 张艳萍 高宏雷 王永强 王笑梅关键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衣壳蛋白与宿主CEF细胞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 被引量:1 2015年 为筛选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衣壳蛋白VP2相互作用的宿主细胞蛋白,本研究以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为宿主细胞模型,VP2蛋白为诱饵,采用MatchmakerTMGold系统,进行酵母双杂交试验。结果显示杂交效率为15%,所筛选的酵母总数为7.5×106个。回转验证等试验表明,有4种宿主细胞蛋白可以与VP2蛋白发生相互作用,本研究为深入研究IBDV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陈玉明 高立 王念 张礼洲 卢珍 高玉龙 王永强 高宏雷 李凯 刘长军 崔红玉 张艳萍 王笑梅 祁小乐关键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衣壳蛋白 酵母双杂交 相互作用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感染对SPF鸡免疫器官和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2016年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RE)是禽类的一种重要免疫抑制性疾病,目前对其造成免疫抑制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对实验室分离的一株REV流行毒株(HLJR0901株)感染1日龄SPF鸡后对感染鸡免疫器官和免疫功能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日龄SPF鸡感染REV后出现生长迟缓,法氏囊、胸腺萎缩,脾肿大的症状。感染鸡出现法氏囊滤泡淋巴细胞大量坏死减少,间质结缔组织增生;胸腺出血,胸腺小体增多;脾小结明显萎缩,淋巴细胞减少等病理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病毒在感染鸡法氏囊、胸腺和脾内均有分布,且持续存在。SPF鸡感染REV后出现严重的免疫抑制,使AIV灭活疫苗和NDV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显著下降。本研究为阐明REV的免疫抑制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李凯 高立 祁小乐 高宏雷 高玉龙 王永强 王笑梅关键词: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 免疫器官 免疫抑制 禽呼肠孤病毒σC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2011年 通过RT-PCR扩增禽呼肠孤病毒σC基因,经EcoRⅠ和SalⅠ双酶切处理后与pET-30a原核表达载体连接,获得重组质粒pET-30a-σC。将重组阳性质粒转化至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后通过Western blot分析表明重组目的蛋白获得表达,分子量约为42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重组蛋白经纯化后免疫新西兰白兔,三次免疫获得抗σC蛋白的高效免疫血清。经ELISA检测,该血清抗体效价为1∶105,并且能够与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σC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禽呼肠孤病毒σC蛋白的表达与兔抗血清的制备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功能奠定了基础。 孙美玉 秦立廷 高玉龙 祁小乐 高宏雷 王永强 王笑梅关键词:禽呼肠孤病毒 原核表达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B节段对病毒致病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014年 为研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3个不同亚群B节段对病毒致病性的影响,本实验将IBDV HLJ0504超强毒株的A节段分别与3个亚群(Ⅰ亚群Gt株、Ⅱ亚群HLJ0504株及Ⅲ亚群HuB-1株)B节段进行组合,拯救了rH4AGtB、rH4AH4B和rH4AHuB3种重组病毒。动物实验结果表明,rH4AHuB引起雏鸡死亡率为80%、rH4AH4B次之为73.3%、rH4AGtB仅为33.3%。此外,rH4AHuB在体内复制的能力明显高于rH4AGtB(p<0.05),但与rH4AH4B无明显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IBDV B节段影响病毒的致病性,不同亚群B节段对IBDV致病性的影响作用不同。其中,第II、III亚群的B节段能够提高病毒在体内的复制能力,从而使IBDV的致病性增强,而第I亚群的B节段则降低了病毒在体内的复制能力,使IBDV的致病性减弱。 高立 李凯 祁小乐 高玉龙 高宏雷 王永强 孔宪刚 王笑梅关键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gp85基因在杆状病毒中的表达及鉴定 为获得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的gp85蛋白,将ALV-J的gp85基因克隆至载体pFastBac-HTA中,构建重组转座载体pFgp85,并将其转化DH10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使gp85基因整合到Bacmid穿梭载体中,获得... 倪伟 秦立廷 高玉龙 潘伟 祁小乐 高宏雷 王永强 王笑梅关键词: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GP85基因 杆状病毒表达 文献传递 2009年我国部分地区禽白血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72 2010年 为了解自2009年年初以来国内一些地区禽白血病流行情况及流行毒株的分子特征,我们从湖北、黑龙江、山东、辽宁、吉林、广东、宁夏、安徽8个省区39个鸡场采集疑似禽白血病病料样品178份,用ALV-A、ALV-B和ALV-J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8个省的35个鸡场的124份病料中检出了ALV-J(69.7%);25份病料中检出了ALV-A(13.9%);7份病料中检出了ALV-B(3.9%)。14个分离毒株env基因氨基酸同源性为84.3%~99%;与J亚群原型毒株HPRS-103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7.3%~98.2%;与其它J亚群env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3%~97.4%。遗传进化分析表明,14个ALV-J分离株分别分属于不同的分支。其中,LJL09DH02分离株与其它分离株及参考毒株的的亲缘关系最远,与HPRS-103的氨基酸同源性仅为87.3%。另外4个分离株的env基因与HPRS-103的氨基酸同源性低于93%,其余9株与HPRS-103的同源性较高(96.6%以上)。该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目前ALV的感染主要以J亚群为主,ALV-A和B同时存在。 高玉龙 邵华斌 罗青平 潘伟 秦立廷 孙芬芬 刘超男 高宏雷 祁小乐 王笑梅关键词:禽白血病 J亚群白血病 血管瘤 ENV基因 分子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