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06Y0015)
-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3
- 相关作者:康明强许建新林江波陈舒晨许志扬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例肺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体会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总结3例同种异体肺移植术后肺部感染防治的经验和教训。方法2005年6月-2008年10月在非体外循环下右单肺移植术治疗终末期肺气肿1例(受体1)、单肺移植同期对侧肺减容术治疗终末期肺气肿1例(受体2)、体外循环下双肺移植术治疗终末期矽肺1例(受体3)。结果3例手术基本顺利,受体1术后第4天出现移植肺感染,第7天出现急性排斥反应和左侧自体肺感染,术后2年10月伴发左下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存活至今。受体2术后第6天出现急性排斥反应,左侧声带麻痹和声音嘶哑,反复并发严重的移植肺细菌感染、霉菌感染和吻合口狭窄;术后9月因双肺严重感染并移植肺慢性排斥反应而死亡。受体3双肺移植术后未出现排斥反应,但多次伴发肺部感染,出现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存活33天。结论合理强度的免疫抑制治疗和合理的抗生素应用是肺移植术后感染防控和患者长期存活的关键,纤维支气管镜是肺移植术后感染防控的有效方法。
- 陈舒晨康明强林江波林若柏林培裘陈椿李伟
- 关键词:肺移植阻塞性肌组织支气管镜检查移植物排斥
- 大鼠左肺原位移植模型的改进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建立改进的大鼠左肺原位移植模型,使大鼠肺移植模型的建立更加简便、有效和稳定。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配对,采用三袖套法进行肺动、静脉的吻合,内支架进行支气管重建,建立大鼠肺移植模型。结果进行大鼠左肺原位移植正式实验20对,供肺灌注到摘取时间为15±3 min,供肺完成体外套管时间为5±2 min,供、受体动静脉和支气管套管吻合时间为30±3 min,总手术时间63±4 min。手术成功18只,手术成功率90%;失败2只,其中操作失误死亡1只,肺静脉撕裂1只。血气、病理学等检查证实成功复制了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模型。结论改进的大鼠左肺原位移植模型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 许建新康明强林江波陈舒晨
- 关键词:肺移植
- NF-κB抑制剂对大鼠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肺组织中NF-κB、TNF-α及ICAM-1的表达,探讨核因子-κB抑制剂PDTC对大鼠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3组,即假手术对照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和PDTC组(C组),每组8例。空白对照组用4℃LPDG液灌洗并保存4 h,PDTC组用含PDTC(40 mmol/L)的4℃LPDG液灌洗并保存供肺4 h。移植肺再灌注1 h后结束实验。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MPO活性,观察移植肺组织病理改变,ELISA测定TNF-α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检测ICAM-1及NF-κB表达,RT-PCR检测NF-κB mRNA的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DTC组肺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肺组织湿干重比、MPO活性均有下降(P<0.01)。NF-κB、ICAM-1及TNF-α的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核因子-κB抑制剂PDTC能有效地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明显改善移植肺功能,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TNF-α和ICAM-1的表达有关。
- 许志扬许建新康明强
- 关键词:NF-ΚB缺血再灌注损伤肺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