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90304)

作品数:4 被引量:142H指数:3
相关作者:尹云鹤吴绍洪赵东升宋璐璐戴尔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气候
  • 3篇气候变化
  • 2篇蒸散
  • 1篇动态模型
  • 1篇蒸散发
  • 1篇水量平衡
  • 1篇水源涵养
  • 1篇气候变化背景
  • 1篇潜在蒸散
  • 1篇青藏
  • 1篇青藏高原
  • 1篇林窗
  • 1篇林窗模型
  • 1篇黄河源区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4篇尹云鹤
  • 3篇吴绍洪
  • 2篇赵东升
  • 1篇戴尔阜
  • 1篇潘韬
  • 1篇郑度
  • 1篇宋璐璐
  • 1篇高西宁
  • 1篇赵亮

传媒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蒸散发测定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52
2012年
蒸散发过程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也是全球能量交换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土壤-植被-大气系统中水、热传输过程,对其进行定量估算是评价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水源涵养能力、区域耗水及土壤水分运移的基础,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蒸散发测定思路和方法的不同,将蒸散发测定按照实测法和模型法两类方法进行总结,系统回顾了实测法和模型法的不同算法,评述不同方法的原理和优劣,并总结和分析了目前蒸散发测定工作中应重点研究的内容,指出未来蒸散发估算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
宋璐璐尹云鹤吴绍洪
1981-2010年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实际蒸散的影响被引量:42
2012年
基于1981-2010年青藏高原80个气象台站观测数据,通过改进的LPJ动态植被模型,模拟并分析了青藏高原实际蒸散及其与降水的平衡关系(P-E)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三十年来青藏高原气候呈现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背景下,降水量整体略有增加,潜在蒸散呈减少趋势,特别是2000年以前减少趋势显著;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实际蒸散呈增加趋势,P-E的变化趋势呈西北增加—东南减少的空间格局。大气水分蒸散发能力降低理论上会导致实际蒸散减少,而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实际蒸散增加,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增加,实际蒸散呈增加(减少)趋势的区域中86%(73%)的降水增加(减少)。
尹云鹤吴绍洪赵东升郑度潘韬
关键词:青藏高原潜在蒸散气候变化
过去30年气候变化对黄河源区水源涵养量的影响被引量:46
2016年
黄河源区高寒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基于改进的LPJ动态植被模型,模拟研究1981-2010年中国黄河源区水源涵养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进一步探讨气候要素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近30年来黄河源区水源涵养量整体略呈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1.15 mm/a,区域差异特征体现为大部分地区以减少趋势为主,特别是黄河源区东南部。过去30年黄河源区降水量以及大气水分需求能力的变化是影响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增减的主要气候因素。随着干湿条件不同,两者影响程度各异,降水减少和潜在蒸散增加共同导致黄河源区东南部半湿润地区水源涵养量减少,而降水增加则是北部半干旱地区水源涵养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尹云鹤吴绍洪赵东升戴尔阜
关键词:水源涵养气候变化黄河源区水量平衡
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动态模拟研究综述被引量:3
2014年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的地理分布与生态过程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已有模拟方法中,林窗模型和全球植被动态模型由于考虑了气候作用下植被的演替与更新等机理,能较为合理地模拟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的瞬态响应,是目前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全球植被动态模型以植物功能类型(PFTs)表示区域森林植被组成,通过模拟PFTs比例的变化来反映森林地理分布格局的动态变化。通过回顾上述两类模型的发展历程,梳理了模型在模拟研究森林地理分布及生态过程中,对过去和未来气候变化的潜在响应方面的应用,并针对模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应在动态模型多尺度研究、加强模型对非气候因子的描述、模型间比较、多源遥感数据与模型同化等方面开展重点研究。
高西宁赵亮尹云鹤
关键词:气候变化林窗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