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2AA6Z3201) 作品数:7 被引量:168 H指数:4 相关作者: 王全九 王璞 王启现 翟志席 马东豪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夏玉米施氮量对后茬冬小麦土壤氮素供应与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4 2006年 在冬小麦施氮144kg/hm^2的基础上,研究了夏玉米4个施氮量(0,90,180,270和360kg/hm^2)对后茬冬小麦生长期间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化、无机氮供应以及小麦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玉米不施氮(简称不施氮)相比,玉米施氮(简称施氮)0~200cm土壤硝态氮含量在冬小麦生长期间显著增加,自冬小麦拔节起,0~40,0~130和0~200cm3层深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均随着玉米施氮量(简称施氮量)的增加而明显递增;与冬小麦播种时相比,不施氮0~130cm土壤无机氮减少156kg/hm^2,施氮90kg/hm^2该层土壤无机氮富积41kg/hm^2,且富积量随着施氮量继续增加而递增;随着施氮量增加,冬小麦收获时的植株吸氮量和子粒氮素积累量均增加;当施氮量低于180kg/hm^2时,植物氮素积累量在不同施氮量之间无显著差异;当施氮量低于270kg/hm^2时,不同施氮量的子粒氮索积累量差异不明显。在本试验条件下,冬小麦子粒氮肥利用率随着施氮量增加而递增,但差异不显著。 王启现 王璞 刘岩一 王秀玲 翟志席关键词:冬小麦 施氮量 土壤无机氮 氮素利用 参考作物腾发量计算方法在新疆地区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51 2006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域辽阔,气候特征空间差异性显著。准确估算各地区的参考作物腾发量(ET0)是新疆节水灌溉设计的基础。该文选用6种计算公式利用新疆4个典型气候区的气象资料计算了ET0。并以Penm an-M on te ith方法作为标准,对其它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新疆各气候区1948Penm an法估算的ET0值较FAO-24 Penm an与FAO-24R ad iation方法更接近于P-M法的计算结果;在缺少资料的地区,H argreaves方法或湿润区用P riestley-T ay lor方法均可以得到与P-M法估值相当的结果;同时分析了P-M法计算的ET0值和水面蒸发量之间的关系,为利用水面蒸发资料估算新疆地区ET0值提供参考。 史晓楠 王全九 王新 张江辉 白丹 张胜江关键词:参考作物腾发量 水面蒸发量 施氮期对夏玉米土壤无机氮变化及净矿化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004年 在夏播郑单958(9株/m2)生长季,研究了不施氮、基施氮+10叶展氮、基施氮+吐丝氮和基施氮+乳熟氮共4个处理下2m土体的无机氮变化和净矿化量。结果表明:夏玉米生长季土壤NO3--N在含量、时空变化和受氮肥影响方面均与NH4+-N不同,20cm以上土层NO3--N以大口期为界、20cm以下以吐丝期为界前降后升;2m土层NH4+-N在吐丝前均下降、吐丝后除20cm以上土层乳熟前上升而乳熟后略下降外其它土层无明显规律;NO3--N的波幅明显大于NH4+-N,NO3--N在全生育期垂直分布明显,施氮后20cm以上和80cm以下土层其含量显著增加且受施氮期影响明显,如,推迟施氮能显著增加乳熟-成熟80cm以下NO3--N含量;NH4+-N在吐丝前垂直分布近均匀、吐丝后明显,施氮仅增加0~20cmNH4+-N含量、对20cm以下无明显影响。另外,土壤氮素净矿化发生在吐丝前且主要在大口期前,吐丝后发生净固定且乳熟前后各近一半,施氮后土壤氮变化平缓且施氮期影响明显。 王启现 王璞 翟志席 王志敏 付晋峰关键词:夏玉米 土壤无机氮 矿化量 膜下滴灌条件下灌水水质和流量对土壤盐分分布影响的田间试验研究 被引量:86 2005年 膜下滴灌是一种既节水,又能抑制土壤盐分上移的灌水技术。该文着重研究在田间条件下,滴头流量、灌水量和灌水水质对微咸水点源入渗水盐运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充分供水条件下,水平湿润锋和积水锋面随时间的推进符合幂函数关系;滴头流量越小,沿土壤深度方向上的盐分含量越小;滴头流量越大,水平方向含盐量随距离增加的趋势越不明显;灌水量是微咸水灌溉条件下控制盐分累积的一个重要因素,灌水量不足,没有足够的入渗水量以确保盐分的淋洗;灌水矿化度的升高会显著增加土壤表层的含盐量。 马东豪 王全九 来剑斌关键词:膜下滴灌 滴头流量 土壤盐分 新疆节水农业运行机制研究 节水农业运行机制的建立是保证节水农业健康、快速和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本文阐述了节水农业运行机制的内涵与作用,提出了节水农业运行机制主要由节水农业投入机制、节水农业宏观调控机制、节水补偿机制、水市场运行机制组成,并给出... 雷晓云 何春梅 魏晓江 杜卫东关键词:节水农业 水市场 文献传递 基于CLIPS的农业灌溉专家系统研究 被引量:10 2007年 在干旱区高效用水灌溉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过程中,农业灌溉过程中的很多问题无法用数学模型来求解,而必须使用农业专家的专家知识来对其进行解答。而早期由于专家系统不普及和开发困难等原因,致使农业灌溉专家系统应用不多。在对现行诸多专家系统进行详细了解后,决定采用CLIPS专家系统作为农业灌溉专家系统的支持平台。采用CLIPS组件和Visual C++语言开发出了农业灌溉专家系统,解决了农业灌溉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同时介绍了将CLIPS组件嵌入到Visual C++中的方法。 陈大春 雷晓云 马英杰 木拉提 何春梅关键词:CLIPS VISUAL C++ 专家系统 用Brooks-Corey模型确定两流区模型参数 被引量:4 2006年 两流区模型为描述优先流情况下的溶质穿透曲线提供了新的方法。但两流区模型的所有参数目前仅能通过反推参数法获得,限制了其应用。近年来,毛管理论和土壤水力特性模型的发展使得有可能从更加微观的角度来揭示土壤水分和溶质运动的机理,同时也为对流弥散模型参数的确定提出了新的思路。本研究在Brooks-Corey模型的基础上,推求了土壤中的孔隙流速分布;以平均孔隙流速为两流区的临界流速,得到了两流区模型参数与Brooks-Corey水分特征曲线模型形状系数之间的简单关系;提出了由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确定两流区模型参数的方法。用实测资料对考虑和不考虑不动水体情况下这种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不考虑不动水体,上述方法可靠性较差;考虑不动水体,用上述方法预测两流区模型参数有一定精度,不会对模型的预测结果产生太大的误差。 马东豪 王全九关键词:水分特征曲线 黄淮海平原玉米施氮量对后茬小麦土壤剖面硝态氮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2006年 在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模式下,玉米品种“郑单958”(植株密度9株/m^2)和小麦品种“93-9”(基本苗704株/m^2),冬小麦基施144kg N/hm^2,研究了玉米5个施N量(0、90、180、270和360kg/hm^2)对后茬小麦期间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无机氮总量,以及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不施氮相比,玉米施氮显著增加小麦季0~200cm土壤硝态氮含量;自拔节起,0~40cm、0~130cm和0~200cm硝态氮含量均随施氮量增加而递增,在硝态氮含量较高的小区增幅也大.(2)轮作一周期后,不施氮和施氮360kg/hm^2显著影响0~130cm和0~200cm无机氮总量,但在90~270 kg/hm^2之间,施氮量的影响不明显.(3)施氮小于180kg/hm^2时,成熟期小麦植株氮素和籽粒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率均随施氮量增加而递增,但不明显.(4)与不施氮相比,施氮90kg/hm^2的小麦产量和麦玉轮作总产均增加但不明显,施氮180 kg/hm^2均显著增加,施氮270kg/hm^2与180kg/hm^2无明显差异.本试验条件下,夏玉米施氮90~180 kg/hm^2是适宜的. 王启现 王璞 王秀玲 翟志席 刘岩一关键词:施氮量 土壤硝态氮含量 籽粒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