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02DZ12096)
-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3
- 相关作者:陈季华杨波奚旦立沈佳璐李方更多>>
- 相关机构:东华大学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厌氧水解酸化-好氧氧化A_1/A_2/O工艺剩余污泥减量被引量:14
- 2006年
- 在碱减量印染废水A1/A2/O生物处理系统,通过污泥回流、把剩余污泥回流到A1段,利用A段污泥的水解、酸化和O段微生物的好氧氧化作用可有效实现对回流剩余污泥的减量,同时O段好氧污泥的表观产率系数下降,系统产生的剩余污泥量减少.厌氧水解酸化-好氧氧化A1/A2/O工艺实现污泥减量由3段共同完成:A1段实现回流剩余污泥的“液化”和惰性化;A2段对系统污泥减量起到了强化作用;而O段微生物的合成作用在逐渐减弱.6个月连续运行的动态试验表明,在A1段的容积负荷(CODCr)为2.54 kg.(m3.d)-1、水力停留时间为7.56h条件下,A1段利用水解酸化作用对回流剩余污泥的减量达到67.87%,系统O段好氧污泥的表观产率系数也下降到试验初始时的45.5%.在A1/A2/O污泥减量系统中,各段污泥性状发生了变化,A1段污泥[MLVSS/MLSS]值从试验开始时的0.718 2下降到0.592 2,A2段污泥[MLVSS/MLSS]值从0.667 3下降到0.526 7,剩余污泥的减量是活性污泥逐渐惰性化过程,污泥的粒度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
- 杨波陈季华奚旦立沈佳璐
- 关键词:厌氧水解酸化好氧氧化污泥减量碱减量印染废水
- 厌氧水解酸化-好氧氧化A_1/A_2/O工艺剩余污泥减量影响因素被引量:6
- 2006年
- 厌氧水解酸化-好氧氧化工艺实现剩余污泥减量,不需要高温、高压、强氧化剂或强碱性等破坏微生物细胞结构的强化措施,可操作性和经济性良好.污泥减量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对污染物的降解,系统污泥减量效果与系统的有机负荷、水力停留时间、温度等因素有关,并受这些因素影响.在碱减量印染废水A1/A2/O生物处理系统,把剩余污泥回流到A1段、利用水解酸化和好氧氧化工艺实现对剩余污泥减量的试验表明:A1段容积负荷(COD)在2.54kg·(m^3·d)^-3、水力停留时间为7.56h、温度在2512~4012,系统在长期运行可以实现对系统污泥的有效减量和对废水处理达标排放要求(GB8978—96一级标准).污泥回流到A,段进行减量,细胞中N、P的释放可以有效克服碱减量印染废水中N、P不足的缺点,大大降低向系统添加N、P营养物的费用.
- 杨波陈季华奚旦立沈佳璐
- 关键词:厌氧水解酸化好氧氧化污泥减量碱减量印染废水
- 厌氧水解酸化-好氧氧化A_1/A_2/O工艺剩余污泥减量对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被引量:7
- 2007年
- 在碱减量印染废水A1/A2/O生物处理系统中,利用污泥回流可以实现对剩余污泥的有效减量.剩余污泥回流到A1段,增加了A1段中污泥的有机负荷,却提高了系统对COD的去除率.在A1段COD容积负荷2.54 kg/(m3.d)、水力停留时间为9.45 h和7.56 h条件下,A1段COD的去除率分别由15.9%提升至23.9%,12.3%提升至22.8%.在进水COD浓度1 000 mg/L、A1段COD容积负荷2.54 kg/(m3.d)、进水色度450倍、系统温度30℃条件下,A1段出水色度有污泥回流时较无污泥回流下降30%以上,系统出水的色度比无污泥回流时降低30%左右.回流剩余污泥使A1段出水pH略低于无污泥回流的情况,但对A2段和O段pH值影响不大.在有剩余污泥回流的系统中,系统各段出水的SS浓度均比无回流系统大.长期污泥回流会造成系统内难生物降解物质的积累,必须适时地进行排泥、气水冲刷等恢复系统污泥活性的措施.
- 杨波陈季华奚旦立李方田晴许世梁
- 关键词:水解酸化好氧氧化污泥减量碱减量印染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