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12B064)
-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1
- 相关作者:张凤梅张志刚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工程大学上海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艺术类本科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初探被引量:5
- 2012年
- 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充分考虑到专业性质不同造成的认知性差异。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同时还要降低教材难度,夯实基础教学;改变传统应试性的教学模式,强化听说,实行任务式教学。此外,还应改革教学评价体系,以形成性评价代替终结性评价,从而真正满足学生需要,提高教学质量。
- 张凤梅
- 关键词:艺术类英语教学
- 当代恐怖主义中的宗教因素
- 2012年
- 冷战之后,宗教恐怖主义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威胁。宗教之所以与恐怖主义密切相关,乃是因为二者有着天然的联系。每一种宗教中都包含暴力冲突的隐喻。暴力通过"正义战争"的概念得以合法化。宗教恐怖主义形成的根源在于全球秩序变革引发的认同危机,在非西方社会这种危机还与殖民主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种背景对恐怖分子的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也提示我们对于恐怖主义的理解要具备一定的移情能力。
- 张凤梅
- 关键词:恐怖主义基要主义宗教
- 论雷蒙德·卡弗短篇小说中的戏仿艺术
- 2013年
- 戏仿是互文手法中的一种,通过对源文进行戏谑性模仿来实现作者自己的目的。柏拉图的《会饮篇》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礼赞爱情的诗篇,美国作家雷蒙德·卡弗在小说《讨论爱情时,我们说些什么》中通过对《会饮篇》进行结构与主题上的戏仿,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深刻变革带给人们的精神痛苦以及对于寻求真爱的迷惘。
- 张凤梅
- 关键词:柏拉图戏仿
- 全球宗教复兴及其现代启示被引量:1
- 2013年
- 20世纪70年代以来,宗教在全球掀起复兴之势。宗教复兴是指宗教在公共领域地位的凸显,或说宗教的去私人化或政治化问题。宗教复兴是现代化的双重作用造成的结果,全球化又进一步推动了宗教复兴的广度与深度。在主观原因上,宗教复兴还与人们意识中长期将宗教排除在国际关系之外的思维定势有关。在宗教复兴的大潮下,要使宗教有助于共同理解、对话,而非加剧冲突。
- 张凤梅张志刚
- 关键词:宗教复兴
- 论罗伯特·勃朗宁的反讽艺术
- 2012年
- 勃朗宁被视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之一,原因之一就在于其诗歌中出现了大量的现代创作技巧。他不仅将反讽作为一种微观修辞技巧,更将其作为一种诗歌结构原则,运用在诗歌的整体构思、人物塑造、主题揭示等宏观层次上。以他的爱情诗为例,他通过戏仿西方经典神话,揭示女性无法自主的命运悲剧;采用复调叙事结构,以男性独白者内在的残忍颠覆其外在的自我形象;通过两极因素对比凸显女性的可爱之处。他还倾向于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对浪漫主义爱情观进行否定。只有理解勃朗宁的反讽技巧,读者才能揭示其诗歌的真正含义。
- 张凤梅
- 关键词:勃朗宁戏剧性独白反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