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FX070)

作品数:6 被引量:84H指数:4
相关作者:栗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证据排除规则
  • 3篇司法
  • 3篇非法
  • 3篇非法证据
  • 3篇非法证据排除
  • 3篇非法证据排除...
  • 2篇诉讼
  • 1篇刑事
  • 1篇刑事司法
  • 1篇刑事诉讼
  • 1篇刑事诉讼法
  • 1篇正本
  • 1篇正本清源
  • 1篇证据链
  • 1篇秩序
  • 1篇司法改革
  • 1篇司法模式
  • 1篇诉讼程序
  • 1篇诉讼法
  • 1篇结构主义

机构

  • 6篇中国政法大学

作者

  • 6篇栗峥

传媒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中国法学
  • 1篇政治与法律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思想战线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正本清源被引量:18
2013年
目前,我国确立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一个"错的制度",或者说,立法因出于某种所谓"循序渐进"的考量而任意篡改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违背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应然原理与规律,使现在的规则变形为一个"非法证据几乎可以不排除的规则",导致规则失去实效。为此,立法者应当洞察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精神主线与内核,整套引进该规则,以保全其完整的结构与功能,否则,就仅仅是一场"立法秀"。
栗峥
关键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非法证据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制度反思被引量:3
2013年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制度在我国已然确立,但如何使该规则运行合理、适用得当,特别是如何保持其有效的排除效力,仍是一个理论与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模式选择、运行设计、标准制定、程序安排直接决定了该规则在中国适用的广度与深度。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的贯彻落实需要结合域外经验及其我国司法实际环境进行。
栗峥
关键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困境与方式被引量:4
2013年
非法证据排除问题之所以难以有效实施和充分解决,其原因在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处于多种困境与纠葛之中。新《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中有关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定使我国刑事证据实现了从立法到司法的转向,为处理非法证据排除问题,使其不陷入困境提供了良好的规则平台。这是中国刑事司法迈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栗峥
关键词:非法证据排除刑事诉讼法刑事司法
法律背后的秩序:一种规训型司法模式被引量:6
2013年
通过两种方法———对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问与答"、对内(司法各机关内部)的"书与写",规训型司法形成了高效、便利、管用的一整套秩序。它发轫于问答策略、成熟于文本生成与修缮、呈现于宣读与阅读、归结于惩罚罪犯,实现了司法程序的基本链条,从始至终体现着权力渐进渗透的过程。规训型司法模式是司法运作最核心的机制内核,具有巨大的实践生命力。
栗峥
关键词:司法秩序规训
证据链与结构主义被引量:46
2017年
证据是事实的理由,证据链是证据的理由或称理由的理由,它决定着司法证明的逻辑命脉。"完整的证据链"是证成事实的核心标准,其意义重大。就性质而言,证据链属于"非必要的但充分的条件中一个不充分但必要"的链条,具有"偶然中的必然"、"基于认知的证成"等属性。通过"有助益的支撑"的似真推理,可以搭建证据之间最大可能性的支持链接。建立证据链的功能在于:推进证据分类,实现分类证据的可视化;以"涌现"的方式代替因果逻辑;实现对威格莫尔图表法的突破与超越。基于证据链对司法证明展开的逻辑分析属结构主义路径,相比于证据的实质性意义,结构主义更注重证据的关系性意义,它认为只有在证据的相互解释与相互界定的结构之中,证明才有价值。在结构主义看来,真实是被结构生产出来的。
栗峥
关键词:证据链结构主义
司法改革的困境及其克服被引量:7
2015年
在我国特定的司法体制环境下,司法改革可能会因各方面的阻力而陷入困境,具体包括:司法自利性的干扰、司法寡头利益的侵蚀、上下级间信息的不对称、个人意志与短期政绩效应的影响、基于自身特殊效用目标与利益而弯曲改革轨迹的潜在风险等。为了克服上述困境,有必要建立独立的信息反馈体系、内部制衡机构和长效的问责机制,以确保司法改革平稳而有力。
栗峥张海霞
关键词:司法改革诉讼程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