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Z2007147)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周嫣欧晓丽黄敏方陈世稳方志欣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正畸
  • 1篇正畸学
  • 1篇舌侧
  • 1篇头影
  • 1篇头影测量
  • 1篇头影测量分析
  • 1篇口腔
  • 1篇口腔正畸
  • 1篇口腔正畸学
  • 1篇矫治
  • 1篇矫治前
  • 1篇矫治前后
  • 1篇成人
  • 1篇成人正畸

机构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1篇方志欣
  • 1篇陈世稳
  • 1篇黄敏方
  • 1篇欧晓丽
  • 1篇周嫣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2D舌侧自锁矫治技术矫治前后头影测量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通过矫治前后头影测量分析初步评价2D舌侧自锁矫治技术的矫治机理,为临床应用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应用2D舌侧自锁矫治技术对12例成人错(牙合)畸形患者(年龄21~49岁)进行了矫治,其中安氏Ⅰ类轻度牙列拥挤4例,安氏Ⅱ类1分类深覆(牙合)深覆盖5例;安氏Ⅲ类前牙反(牙合)3例;非拔牙病例8例,拔牙病例4例(单个下颌牙)。不用排牙实验和复杂的托槽间接粘接技术,不使用不锈钢方丝,只使用热激活超弹性镍钛圆丝、不锈钢圆丝或澳大利亚钢丝,配合颌间牵引及链状皮圈等其他辅助装置用于调整上下颌间关系、关闭拔牙间隙及作一些简单的控根运动。通过7项代表颌骨及牙齿垂直向及矢状向变化的X线头影测量指标来评价该技术矫治前后患者颅颌牙面的变化情况。结果安氏Ⅰ类错(牙合)矫治前后除上前牙唇倾度外,其余头影测量结果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Ⅱ类错(牙合)矫治后上下切牙间角从矫治前109°提高到矫治后126°,变化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安氏Ⅲ类前牙反(牙合)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表明上前牙唇倾度和上下切牙间角的变化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所有病例在获得绝对隐形矫治目的的同时,也取得了满意的矫治效果,矫治时间11~19个月。结论应用2D舌侧自锁矫治技术除安氏Ⅰ类牙列拥挤外,安氏Ⅱ类和安氏Ⅲ类错(牙合)矫治后前牙唇倾度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故其对成人轻度骨性错(牙合)的掩饰性治疗及牙弓内非大范围移动牙齿的非拔牙病例或个别拔牙病例的矫治均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周嫣方志欣陈世稳黄敏方欧晓丽
关键词:口腔正畸学成人正畸头影测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