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9AA12Z1464)
-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3
- 相关作者:焦健曾琪明王腾张路廖明生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河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矿山空间信息技术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更多>>
- 基于不同地形的GPS对流层延迟插值方法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通过利用北京、武汉两地的GPS数据,采用反距离加权法、克里金法研究不同地形下GPS对流层延迟插值效果。经比较,反距离加权法与克里金法的插值效果基本一致,在对武汉地区进行GPS对流层延迟插值时插值效果均在毫米级,在北京地区的插值效果则有不同:平坦地区插值效果达到毫米级;山区插值效果为厘米级,无法满足应用需求。
- 王勇王勇王勇焦健
- 关键词:插值克里金对流层延迟GPS
- 2010年1月12日海地M_W7.0地震InSAR同震形变观测及同震滑动分布反演被引量:6
- 2011年
- 2010年1月12日GMT时间21时53分,在海地境内(72.57°W,18.44°N)发生了MW7.0地震。文中利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方法获得了覆盖整个震区的高精度形变观测资料,用以研究该地震的发震机理。采用ALOS PALSAR数据,分析了轨道、大气等误差源对干涉信号的影响,最终获得了雷达视线向(LOS)的同震形变场。基于误差矫正后的InSAR同震数据,反演得到了发震断层的几何参数及断层面上的同震滑移分布。结果显示断层为N倾37°,小于USGS给出的断层倾角70°。为了测试断层倾角的最佳估计,另外建立了倾角为70°的平面断层模型,以及一种铲形断层模型。通过将不同模型预测的InSAR干涉图和InSAR同震观测数据对比,认为倾角为37°的断层模型更为合理。断层同震滑动主要分布在4~16km深度范围内,最大同震滑移量达2.8m,深度为7.2km。滑动主要表现为逆冲兼具左旋走滑2种方式,显示了此次地震非常复杂的运动特点。据此模型得到该地震释放的地震矩为5.64×1019Nm,对应矩震级为MW7.1。
- 薛莲孙建宝沈正康
- 关键词:海地地震
- 高分辨率雷达卫星COSMO-SkyMed干涉测量生成DEM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3
- 2011年
- 介绍了COSMO-SkyMed对地观测系统,分析了高分辨率SAR传感器和Tandem观测星座与相干性之间的关系,并利用间隔1 d的COSMO-SkyMed Tandem数据生成了祁连山区的DEM。提出通过对无地形变化的差分干涉相位进行滤波来提取大气和轨道误差引起的测量偏差,探讨了实验干涉数据去相干的因素,并将生成的DEM与ASTER GDEM进行了对比。
- 蒋厚军廖明生张路王腾
- 关键词:雷达干涉测量数字高程模型相干性
- Envisat ASAR ScanSAR-Stripmap干涉测量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分析了ScanSAR-Stripmap干涉测量的相位组成,指出其因非同步数据引起的特有相位项,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相位项的存在。提出一整套ScanSAR-Stripmap干涉测量方法,借助JPL开发的开源干涉测量软件ROI_PAC的相应模块实现干涉处理过程,重点解决了ScanSAR-Stripmap两种模式数据间的配准以及相干性的提高等问题。用EnvisatASAR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将实验结果同常规条带式干涉测量结果做了对比与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 梁存任曾琪明崔喜爱焦健
-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SCANSAR条带模式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