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0265) 作品数:15 被引量:26 H指数:3 相关作者: 黎维平 李志 陈三茂 王梓辛 谢驰 更多>> 相关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铜仁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更多>>
菊科紫菀属3种植物的核型分析 被引量:8 2015年 菊科紫菀属密毛系(Aster Series Vestiti Ling)含3个物种:密毛紫菀(A.vestitus Franch.)、灰枝紫菀(A.poliothamnus Diels)和西固紫菀(A.sikuensis W.W.Smith et Farr.),新近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对密毛系是否单系提出质疑。该文采用常规根尖压片法,对紫菀属密毛系3种植物4个居群的核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显示:3种植物的核型公式均为2n=2x=18=14m+4sm(2SAT);密毛紫菀居群2个的核型属于1A型,灰枝紫菀和西固紫菀为2A型。密毛紫菀和西固紫菀的核型资料为首次报道。灰枝紫菀的染色体数目、基数和不对称性等核型资料与先前唯一的相关报道结果(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32,核型公式2n=2x=32=26sm+6st,属4A型,染色体中未发现随体)迥然不同。3种植物的核型结果不支持保留密毛系,而核型不对称性类型支持该实验室先前提出的亚属划分。3种植物随体的大小属于紫菀亚族型,这支持欧亚紫菀属与北美紫菀类没有密切亲缘关系的观点。 李志 王梓辛 耿胜娟 陈三茂 黎维平关键词:紫菀属 核型 一些花序的新定义和一个新的花序分类系统——植物学教材质疑(六) 被引量:3 2022年 花序是生花的分枝结构或系统,通常是被子植物科的重要特征,与传粉密切相关。花序教学的困难可能来自各教材在花序定义和分类上存在的问题。本文重新定义了一些花序类型,如有限和无限花序、伞房花序、轮伞花序,也澄清了伞形花序、柔荑花序、头状花序和隐头花序等花序分类上的一些混乱。笔者提议将花簇生和因花序退化而形成的单花列为花序类型。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花序分类系统,增加了一些分类单元。 黎维平关键词:花序 长柄马兰(菊科)的形态补充描述及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结合模式产地采集的长柄马兰(Aster longipetiolatus C.C.Chang)标本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已有的形态描述不充分且缺乏细胞学方面的报道。本研究对长柄马兰的形态特征进行补充描述和核型分析,为探讨其分类地位提供资料。结果包括:(1)发现并补充长柄马兰新的形态特征:花序托凸起、总苞片3~4层、舌状花具有退化雄蕊、舌片具柔毛、瘦果5肋。(2)细胞学结果表明,长柄马兰的染色体数目为2n=18,核型公式为2n=18=16m+2sm,核型属于1A。 肖佳伟 王颖嘉 黄文轩 黎维平 康公平关键词:菊科 形态学 核型分析 种子植物受精摆脱水束缚应归因于花粉管的起源吗?——植物学教材质疑(一) 被引量:3 2021年 几乎所有中文植物学教材都把花粉管当成是种子植物对受精摆脱水束缚的适应特征,并得出粉管受精使种子植物更适应于陆生生活的结论。但是,某些灭绝的(种子蕨和科得荻植物)和一些现存的(银杏和苏铁)裸子植物行游动受精,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其受精并不需要液态水。种子蕨和科得荻植物不形成花粉管,银杏和苏铁的花粉管是吸器而无输送精子的功能。其实,正是小孢子在小孢子囊中的原位发育导致植物演化出花粉和传粉,花粉的形成及其传播才使受精真正摆脱了水的限制。澄清花粉管的功能可作为植物学批判性教学的案例,以促进学生们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的发展。 黎维平关键词:花粉管 小孢子 基于2个核糖体DNA序列的国产白酒草属、小舌菊属和歧伞菊属(菊科紫菀族)分子系统学研究(英文) 被引量:2 2014年 国产白酒草亚族(菊科紫菀族)由白酒草属(Conyza)、小舌菊属(Microglossa)和歧伞菊属(Thespis)3个小属组成,且国产白酒草亚族各属间及其与非洲白酒草属植物之间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尚无报道,故本研究利用核糖体DNA ITS和ETS序列并采用最大简约法和贝叶斯分析法,重建了国产白酒草亚族的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国产4种白酒草属植物、歧伞菊和非洲白酒草属植物组成一支,而劲直白酒草的两变种和小舌菊嵌入田基黄亚族分支;小舌菊与Psiadia pascalii近缘。基于这些结果,我们认为:(1)劲直白酒草和Conyza incisa应处理为田基黄亚族的一个独立的属;(2)国产4种白酒草属植物和歧伞菊以及大多数非洲白酒草属植物属于Eschenbachia属,而且Eschenbachia属代表一个新的亚族,歧伞菊可处理为Eschenbachia属的一个组。Eschenbachia属可能从非洲经数次长距离传播到达我国南部;(3)Welwitschiella和小舌菊属应保持属的地位,Psiadia pascalii、Conyza scabrida和C.pyrrhopappa可并入小舌菊属。 钟彩霞 黎维平 杨秀林 唐明 廖威 陈三茂关键词:分子系统发育 果实分类系统的修订和教学——植物学教材质疑(十) 被引量:1 2022年 果实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结构,它通过保护种子、帮助种子传播促进了被子植物的兴旺发达。果实的形态结构具高度多样性,使得构建一个令人满意的果实分类系统成为十分困难的事情。本文重新定义了一些果实类型,并修订了植物学教材采用的果实分类系统:1)将浆果状核果和梨果分别归入核果类和浆果类;2)将分果与裂果、闭果并列,并提出分果新类型:节荚、节裂角果和分角果;3)将闭果分为坚果和瘦果。瘦果包括真瘦果、小瘦果、下位瘦果、颖果、胞果和具翅瘦果;4)长、短角果被归入蒴果,花生的果实归入坚果。关于果实分类教学,建议引导学生探讨果实的民间分类和植物学分类之间的差异,果皮特征与种皮、种子数量的关系以及果实的分类学价值、果实类型的演化。 黎维平关键词:教学 茎和根几个次生结构的探讨——植物学教材质疑(九) 2022年 一些植物学教材中,被子植物的几个次生结构长期被误解。木材(次生木质部)切向切面上的年轮呈“倒V”形,但几乎所有植物学教材都描述其为“V”形结构。几年生茎的横切面会在形成层外方产生一些“倒三角”形结构,其多被教材当作韧皮射线,实际上这是次生延长的髓射线的外侧段。横切次生生长的根,可观察到“倒三角”形的次生射线,此结构被一些植物学教材忽略或当作韧皮射线。周皮模式图常有错误标注或误绘;分析这些错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周皮的起源和发育。笔者设计了两个探究性实验,帮助学生识别次生结构,并且根据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去判断器官类型。 黎维平关键词:误解 探究性实验 菱的丝状结构是沉水叶还是同化根?--植物学教材质疑(四) 被引量:1 2021年 异形叶性是植物界常见现象之一。有的植物学教材以菱为异形叶性的例子,并指出,“菱的浮水叶扁平呈菱形,而沉水叶却细裂呈丝状”。但是,也有文献认为,这些“沉水丝状器官”是同化根或变态托叶。菱的形态和解剖结构均显示,这些“沉水丝状器官”是生于沉水茎上的不定根,不定根上再发出许多丝状侧根,这些侧根是具同化功能的变态器官。根据本研究,笔者设计并实施了一个探究性植物实验,以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习惯和能力。 黎维平关键词:不定根 侧根 探究性实验 自花传粉与异花传粉:何者更进化?——植物学教材质疑(二) 被引量:2 2021年 传粉生物学的学习对理解被子植物多样性至关重要。中文植物学教材均教导学生,自花传粉是原始的传粉方式,异花传粉更为进化,因为前者会导致近交衰退,而后者具杂交优势。这种说法其实是对进化内涵的误解。被子植物的基部类群以异花传粉为主,而自花传粉少见且是次生的;从异花传粉转变为自花传粉在被子植物中反复、独立地发生。自花传粉之所以被自然选择保留,是因为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出近交优势。在自花传粉教学中,要纠正学生对进化的理解,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近交衰退,并通过采取辩论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术语进行逻辑性强的论证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儒雅的学者气质。 黎维平关键词:传粉 近交衰退 进化 辩论式教学 花程式:问题和建议——植物学教材质疑(五) 被引量:2 2021年 长期以来,花程式被广泛用于简要地描述被子植物各类群,特别是科的花形态、结构和各部分的数量。但是,植物学教材中,花程式存在诸多混乱,如:有的符号使用不规范;一些重要信息遗漏或错误;变态器官在少数科的花程式中加以记录,而在其他科被忽略。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改进和发展花程式教学。此外,本文还详述了一些方法,以帮助同学们解决植物学实验中遇到的一些有关花程式设计的困难。 黎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