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05dz12025)
-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汪吉辉周伟马建新杨代军沈猛更多>>
-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 适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H2中H2S浓度阈值控制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利用耐受性曲线、极化曲线、循环伏安等电化学测试手段,分别考察了H2中φ(H2S)分别为0.25×10-6、0.5×10-6、0.75×10-6、1.0×10-6、1.25×10-6、1.5×10-6以及5.0×10-6时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性能的影响.分析PEMFC性能达到相同的下降程度时通入H2S的量与其浓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拟合计算,得出H2中φ(H2S)的合理控制范围为小于等于0.2×10-6.通过比较不同浓度H2S影响下的耐受性曲线,可以看出H2S在Pt表面的吸附具有累积性,即使φ(H2S)低于0.2×10-6,其长时间的影响也会造成电池性能的下降.因此,如果单从控制H2中H2S浓度的角度来维持电池性能并不理想,还需要定期对电池性能进行恢复.比较了循环伏安法和空气吹扫法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这两种方法可分别使电池的性能恢复到初始状态的97%和95%,但是空气吹扫法更易于在车载条件下实现.
- 沈猛杨代军汪吉辉宫振华周伟马建新
-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氢气硫化氢
- 氢燃料气中CO和CO2对PEMFC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 2008年
- 采用耐受性曲线、极化曲线及循环伏安等电化学测试手段,分别考察了氢燃料气中含有0.2×10-6、0.4×10-6、0.7×10-6、1.0×10-6、5.0×10-6(体积比)CO或0.2%、3%、10%、20%CO2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性能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CO的存在会导致电池电压下降,并最终稳定在某值,通过分析电压下降程度与CO浓度的关系,认为使用含CO浓度≤0.4×10-6的氢燃料气运行PEMFC时,电压下降不超过10%,且能保持稳定运行。采用循环伏安法等手段研究了CO2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机理,认为CO2的存在导致局部H2供应不足,电池出现反极和碳蚀现象,使Pt/C催化剂中C载体含量减少,故在中止通入CO2后电池性能不可恢复至初始水平。
- 沈猛杨代军汪吉辉周伟马建新
-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一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