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J0630966J0109)

作品数:5 被引量:50H指数:4
相关作者:刘宇硕杜文涛秦翔孙维君侯典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篇老虎
  • 3篇冰川
  • 1篇地统计
  • 1篇遥感
  • 1篇遥感研究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温
  • 1篇气温重建
  • 1篇老虎沟12号...
  • 1篇风速
  • 1篇风向
  • 1篇NORTHW...
  • 1篇RCM
  • 1篇FLUXES
  • 1篇GPS
  • 1篇冰川变化
  • 1篇冰川面积
  • 1篇冰川区
  • 1篇冰川运动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4篇孙维君
  • 4篇秦翔
  • 4篇杜文涛
  • 4篇刘宇硕
  • 3篇侯典炯
  • 1篇张明杰

传媒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冰川冻土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山地冰川区气温重建比较研究——以祁连山老虎沟冰川区为例被引量:5
2011年
以老虎沟冰川区实地观测数据及其附近6个气象台站观测资料为基础,通过普通克里格、反距离平方、样条函数及多元回归方法插值比较,同时解译区域气候模式产品并辅以高程校正,重建本区的气温变化过程。研究表明:各插值获取的气温要素以及区域气候模式产品进行校正之后的气温要素显示较为一致的变化过程,其中普通克里格方法最为接近本区实际气温变化过程。反演结果显示:过去50年来本区气温增加1.48℃,经历了高-低-高的变化过程。M-k分析揭示:本区自1994年以来气温上升显著。老虎沟地区较北半球、中国及青藏高原等地升温幅度大,与祁连山均态水平相当。
杜文涛秦翔孙维君刘宇硕侯典炯
关键词:插值地统计RCM
祁连山老虎沟冰川积累区风速、风向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基于2008年11月—2009年10月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积累区的风速、风向观测资料,分析了年内季节和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全年日平均风速波动较大,介于1~8.8m.s-1.日均值以冬季最大,春、秋季次之,夏季最小,分别为5.1m.s-1,3.4m.s-1,3.7m.s-1,2.6m.s-1,表现出典型的"高山型"风速特征.秋、冬季节,无论昼夜,以偏南风为主,风速始终保持在较为稳定的高值状态,属于典型的冰川风;春、夏季节,冰川风场依旧强劲,而且伴有山谷风出现.受山系-河谷地形及雪冰下垫面的共同作用,春、夏、秋三季表现出一定的偏东风,柴达木低压可能对此也有贡献.
杜文涛秦翔孙维君刘宇硕侯典炯
关键词:风速风向
1957-2009年祁连山老虎沟流域冰川变化遥感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利用1:50000地形图,4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及2009年RTK冰川边界测量结果,获得了1957-2009年间老虎沟冰川流域的面积变化特征,结合气候变化背景资料,探讨了冰川面积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目视解译是老虎沟流域冰川变化遥感研究的最优方法;1957-2009年间老虎沟冰川面积共减少了11.59%,以1994-1999年间的缩减最为显著,1999-2009年间的变化次之,1957-1994年变化最小。冰川缩减率与气温增加值成正比,与冰川规模成反比。该结果为进一步丰富冰川变化及水资源研究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社会意义。
张明杰秦翔杜文涛刘宇硕孙维君
关键词:冰川面积气候变化遥感
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运动特征分析被引量:22
2010年
以南方灵锐S82 GPS接收机为数据获取平台,借助RTK测量技术对均匀布设在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表面的花杆网阵进行表面运动速度观测.2008年6—8月和2008—2009年整年的观测资料显示:2008—2009年间该条冰川表面流速最大值出现在海拔4 750~4 850 m,其中西支表面流速达到32.6 m.a-1,出现在海拔4830 m附近,东支表面流速达到32.4 m.a-1,出现在海拔4770 m附近.相比1959年的观测结果,该条冰川流速减慢了11%.
刘宇硕秦翔杜文涛孙维君侯典炯
关键词:老虎沟12号冰川GPS冰川运动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lute Dynamics of Meltwater Runoff of Urumqi Glacier No.1,Eastern Tianshan,Northwest China被引量:11
2012年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lute dynamics of bulk meltwater draining from Urumqi Glacier No.1 were investigated in years 2006 and 2007. The glacial meltwater was slightly alkaline with the mean pH of 7.64 and 7.61 in 2006 and 2007, respectively. In the meltwater, the dominant anions were the bicarbonate and sulphate, and the dominant cation was calcium. The concentration of major cations were varied as c(Ca2+) 〉 c(Mg2+) 〉 c(K+) 〉 c(Na+), while the order for the cations was c(HCO3-) 〉 c(SO42-) 〉 c(NQ-) 〉 c(C1-). The total dissolved solids (TDS) in meltwater had invers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diurnal discharge. The major ion composition of meltwater was mainly controlled by rock weathering as inferred from the Gibbs model. Furthermore, the ion ratios and Piper diagram indicated that the main processes controlling the meltwater chemistry were carbonate weathering, pyrite weathering and feldspar weathering in rocks, and Ca2+ and HCQ- were the dominant ions during the carbonate weathering process. Solute flux calculation at Glacier No.1 station suggested that chemical denudation rates were 11.46 and 13.90 tonkm-2.yr-1 in 2006 and 2007, respectively.
FENG FangLI ZhongqinJIN ShuangDONG ZhiwenWANG Feiteng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