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科技厅新苗人才计划(2008R40G2070042)
-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 相关作者:干宁巫远招王峰张金玲符敏静更多>>
- 相关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新苗人才计划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固相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光谱分析铝合金中痕量铍的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建立了固相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铝合金中铍的方法。利用偶氮砷酸类试剂7-(2′-胂酸基-5′-羧酸)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H2L)与Be2+形成螯合物,该螯合物可用C18固相萃取柱富集,而Al3+则不被保留。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测定C18柱洗脱液中的Be2+的螯合物,从而实现铝合金中铍的分离检测。最佳实验条件为:采用pH=3.0的5%H2L水溶液螯合Be2+,水相上柱,用2mL体积比为50%的甲醇/水溶液作为洗脱液。结果表明:经过C18柱固相萃取可以去除Al3+的干扰,Be2+的测定范围为0.05~16μg/L,检出限为0.025μg/L,加标回收率为92%~108%。应用该法于铝合金标样中铍的测定,结果与认定值相符。
- 干宁王峰巫远招
- 关键词:铝合金铍
- 应用原子荧光光谱法研究废旧碱性电池中汞、砷的分布和迁移规律
- 2011年
- 研究了无汞碱性电池各主要组成部件(由内至外为:锌粉、浆纸、碳粉、金属外壳、塑料包皮)内汞(Hg)、砷(As)的分布规律和随时间变化规律。将不同出厂时间的电池按上述部件解剖消解后,分别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AFS)测定各部件中Hg、As含量,进而分别绘制出其随环境存放时间变化图。结果表明:电池中Hg总量随在环境中的存放时间延长而下降,As总量则增加。电池中不同部位Hg、As含量差别较大;且随着存放时间延长,各部件含量变化明显。而电池表面选材对汞、砷的分布及迁移影响显著。
- 姜晶晶符敏静张金玲干宁
- 关键词:碱性电池汞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