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ZS024)
-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廖声丰符刚余庆东陆勇更多>>
- 相关机构:南昌航空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盐城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浅论清代前期运河地区的商品流通——以运河榷关税收考察为中心被引量:5
- 2014年
- 清代前期,运河地区商船数量众多,流通的商品来源广泛,大宗商品主要有粮食、梨、枣、棉花和各种手工业品。大量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经过运河诸关中转到全国各地,对于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此推动了不同经济区域之间的商品交流。但至乾嘉之际,运河地区商品流通量大为减少,其原因是受到运河沿线地区农产品产量的增减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而河道不畅、南北粮价差的影响以及漕运等因素也不同程度影响了商品流通,使运河地区的商品流通受到一定的限制。
- 廖声丰
- 关键词:清代前期
- “排满”革命与清末制度变革
- 2011年
- 清末的制度变革是在"排满"革命压力下启动和逐步展开的,虽然清政府顶住"排满"革命压力,加快立宪步伐,并以"大民族"民族主义思想推动制度变革,但是"排满"革命使平"满汉畛域"逐渐形成了话语霸权,并进而对立宪改革的路径产生重大影响:"预备立宪"所进行的制度变革不再是纯粹为促进宪政服务,而更多地成为平衡满汉权力的工具。合法性资源远远不足的满族"少壮贵族"在制度变革的路径选择上最终滑入"路径依赖"的轨道。
- 陆勇
- 关键词:清末新政
- 清代赣关的设置及管理制度被引量:1
- 2013年
- 赣州发达的航运及其在大庾岭商路的中枢地位,为清代赣关的设置提供了有利条件。清政府为了确保赣关关税的征收,力图从制度约束和考核稽查等多方面予以切实控制。这些管理制度维持了赣关的正常运转,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客观上也有利于商品流通的发展。
- 廖声丰余庆东
- 关键词:清代
- 试论“一口通商”时期闽海关的商品流通被引量:2
- 2010年
- 清代前期尤其是"一口通商"前,福建较为发达的对外贸易和国内长途贸易,使闽海关与同时期的江海关和浙海关相比,其对外贸易特征更为明显,这给闽海关带来丰厚的税收。福建独特的地理情况,决定了该省的长途、短途贸易均需通过闽海关各口岸。"一口通商"初期,清代前期闽海关的外贸色彩更浓,主要表现在对日贸易上。但是"一口通商"以后,随着福建外贸的衰退特别是内贸商品流通格局的变迁,闽海关的商品流通量大为减少,税收也随之大幅度下降。"一口通商"政策的实行,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近代福建经济的转型。
- 廖声丰符刚
- 关键词:一口通商
- 清代前期的北新关及其商品流通被引量:1
- 2012年
- 清代前期杭州发达的交通及其本身所具有的手工业和商业城市地位,为清代北新关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大量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商品,经过北新关中转到全国各地,推动了不同经济区域之间的商品交流。与其说清代前期杭州是一个商业城市,不如说是一个手工业城市更为准确。
- 廖声丰
- 关键词:清代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