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ZS034)

作品数:10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殷慧肖永明张天杰戴书宏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礼学
  • 4篇理学
  • 2篇清初
  • 2篇清初理学
  • 2篇礼学思想
  • 1篇道德
  • 1篇道统
  • 1篇道统观
  • 1篇心路
  • 1篇心路历程
  • 1篇修养
  • 1篇修养工夫
  • 1篇学派
  • 1篇永嘉学派
  • 1篇秩序
  • 1篇人文
  • 1篇神观
  • 1篇视域
  • 1篇天理
  • 1篇中庸

机构

  • 12篇湖南大学

作者

  • 9篇殷慧
  • 7篇肖永明
  • 2篇张天杰
  • 1篇戴书宏

传媒

  • 4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求索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哲学史
  • 1篇伦理学研究
  • 1篇暨南史学
  • 1篇朱子学刊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朱熹礼学思想建构的特点及其现代意义
就中国古代儒者的礼学思想而言,其传承因袭者多,创新突破者少。礼学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往往与哲学上的突破和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因而在论及礼学思想的特点时,首先应该对其创新突破之处予以关注,同时要对其在特定时代背景中的礼学反思与应...
殷慧
文献传递
朱熹礼学思想的特点被引量:1
2012年
朱熹在南宋社会内忧外患、佛道盛行的历史环境下又一次回应并发展了孔子的礼学、礼教思想,决心重振社会人伦秩序,其礼学思想对宋元以降的中国及其东亚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朱熹的礼学思想以《仪礼》为本经,考证注重义理,强调因时制宜地践履。朱熹还继承了北宋诸儒论礼、理关系的精华,在批评二程后学的基础上形成了礼理双彰的思想。
殷慧肖永明
关键词:礼学思想
朱熹礼学思想建设的启示被引量:3
2011年
朱熹在南宋社会内忧外患、佛道盛行的历史环境下又一次回应并发展了孔子的礼学、礼教思想,决心重振社会人伦秩序,其礼学思想对宋元以降的中国及东亚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朱熹礼学思想建构的特点能给当代儒学复兴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礼不远人,人能弘礼;礼学思想需要哲学的突破;礼是归宿;礼学的发扬需要经典文本的支撑与因时制宜。
殷慧肖永明
关键词:礼学思想
祭之理的追索——朱熹的鬼神观与祭祀思想被引量:3
2012年
朱熹从义理层面论述了祭祀与鬼神的关系:强调鬼神的本体论意义,重视其天地转化的功能;认为鬼神既是阴阳二气物质,也是二气相互作用、转化的功用与性质。朱熹的祭祀思想与实践引人注目,强调义理与礼制并举。
殷慧
关键词:祭祀鬼神礼制
论朱熹《仪礼经传通解》的特点
《仪礼经传通解》(以下简称《通解》)是朱熹仪礼学研究的重要著作。学界关于《通解》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一个从探讨编纂缘起及其体例到深入研究其内容和特点的过程。关于朱熹为
殷慧
文献传递
张履祥由王返朱的心路历程及其对王学的批判被引量:2
2010年
清初理学家张履祥的治学,经历了一个"由王返朱"的心路历程,这正好体现了明清之际学术转变第一阶段的"尊朱辟王"趋向。张履祥对王学有深刻的批判,指出王学有骄吝诳人、阐扬异教、直捷径省等弊病,认为陆王之学在学术史上可谓"霸道之学"。作为清初辟王学的第一人,他的思想影响了吕留良、陆陇其等人,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尊朱辟王"思潮的发展。
张天杰肖永明
关键词:清初理学
由“诚”而“中”,由“中”而“和”——理学视域中的《中庸》中和论被引量:5
2013年
在理学视域中,"中"可以从"时中"与"在中"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方面"中"指的是喜怒哀乐未发之前,内心情感尚未表现于外在行为,能够恰如其分,无所偏倚,这是"未发之中",或称"在中";另一方面,"中"指的是喜怒哀乐已发之后,表现于具体行事过程中,恰到好处,各得其宜,这是"在事之中"或称"时中"。二者之中,"在中"为体,"时中"为用。"和"实质上指的是"时中"的状态,是"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中"与"和"的关系中,"中"是"和"的本体,"和"是"中"的发用。"和"的修养功夫必须落脚在"中",不能仅仅关注"中"的显发状态而不从根本上下功夫。其基本思路是"由中而和"。由于"中"并非实体,没有具体的实指的内容,需要通过"诚",才能达到"中"的状态。"诚"是"中"的根本,而"中"是"诚"的外在显发。简言之,即"诚"能达"中",由"诚"而"中"。
肖永明戴书宏
关键词:《中庸》
天理与人文的统一——朱熹论礼、理关系被引量:5
2011年
朱熹的礼学追求秩序重建与内圣之道的和谐,其礼学思想的最大特色在于:既重视高明的形上学理论建构,又强调下学工夫的践履。所以,清儒认为宋儒只讲理而不言礼不确,朱熹不但重视理的本体理论综合,又特别重视礼的工夫论,是天理与人文的统一。
殷慧
关键词:天理秩序
朱熹道统观的形成与释奠仪的开展被引量:3
2010年
从道统说的形成与释奠仪的开展可以看到朱熹的学术思想、心志理念与具体礼仪开展之间交相并进的特点。朱熹的沧州精舍祭祀实现了二者的统合,但在道统谱系的论述与祭祀对象上仍然存在一些差异。
殷慧
关键词:道统
学术与政治纠结中的朱熹祧庙之议被引量:4
2009年
朱熹议祧庙主要针对的就是以楼鑰、陈傅良为代表的永嘉功利之学。朱熹认为赵汝愚不应该因避王安石之学而一概否定其具体的礼学主张,认为其祧迁僖祖满足了个人的私欲而忽视了能够带来长久和平安定的正确的礼制秩序。朱熹议祧庙集中体现了礼学理学化的思想倾向,与后来编撰《仪礼经传通解》有着直接的联系。
殷慧肖永明
关键词:永嘉学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