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1164)

作品数:18 被引量:202H指数:7
相关作者:张祚陈昆仑陈双谭术魁王振伟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3篇城市
  • 2篇生态
  • 2篇实证
  • 2篇水环境
  • 2篇水环境风险
  • 2篇土地利用
  • 2篇住房
  • 2篇环境风险
  • 2篇管理战略
  • 2篇房价
  • 1篇新区
  • 1篇证据权法
  • 1篇证据权模型
  • 1篇植被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环境质量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失地

机构

  • 15篇湖北大学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南阳师范学院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国土资源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1篇张祚
  • 3篇陈双
  • 3篇陈昆仑
  • 2篇谭术魁
  • 2篇王振伟
  • 1篇金贵
  • 1篇程文
  • 1篇冯成骁
  • 1篇薛德升
  • 1篇曾杰
  • 1篇李江风
  • 1篇李伟松
  • 1篇姚小薇
  • 1篇张建华
  • 1篇张道军
  • 1篇胡守庚
  • 1篇鲁阳
  • 1篇王占岐
  • 1篇重多
  • 1篇周敏

传媒

  • 2篇Chines...
  • 1篇金属矿山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当代经济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城市
  • 1篇城市问题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管理评论
  • 1篇城市地理
  • 1篇中国科学:技...
  • 1篇城镇化与集约...
  • 1篇世界经济探索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2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滨湖空间开放性与公共性分析——以武汉市为例被引量:7
2014年
城市湖泊滨湖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提高城市湖泊的开放性和可进入性有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结合相关湖泊保护控制指标和实地调研成果,以拥有丰富湖泊景观和漫长滨湖岸线的武汉市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城市中心城区典型湖泊,分析了湖泊开敞程度现状和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规划管理的缺失和盲目的房地产开发严重影响了湖泊保护和滨湖空间的开放性,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相关问题的反思和总结提出,滨湖空间利用必须坚持公共性原则、空间正义原则,通过科学规划,协调湖与人之间的关系。
张祚谭术魁
关键词:公共物品开放性
基于AHP和灰色评价法的武汉市水环境风险评价及管理战略思考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构建武汉市城市水环境风险指标体系,综合运用AHP和灰色评价法对当前武汉市水环境总体风险、及其形成原因和结果表现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武汉市水环境风险总体处于"风险较高"水平;2)成因方面,社会发展对水环境有一定负面影响;3)表现结果方面看,水污染负荷程度较高.最后,基于评价结果和武汉市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基准情景"、"优化情景"和"绿色低碳情景"进行假设,并对科学制定武汉水环境管理战略提出了建议.
张祚邓亚兰陈昆仑王振伟
关键词:水环境管理战略
模糊证据权法在西藏一江两河流域耕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4年
开展耕地适宜性评价是编制农业发展规划、优化耕地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工作。文章以西藏一江两河流域18个县的耕地资源为评价对象,将模糊证据权模型引入到耕地适宜性评价中,通过该方法筛选出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和水资源状况等4个方面的9个因子作为证据图层,并计算因子图层的模糊证据权重,最后综合各因子图层的证据权重参数得出后验概率并修正形成耕地适宜性分布图。结果表明:①80.83%的适宜样本点处于修正后验概率分级图的中等适宜级别及以上,即已知信息体现出较高的吻合性,表明模糊证据权模型能够科学、有效地评价耕地资源的适宜性;②集知识驱动与数据驱动一体化的模糊证据权模型既能够充分发挥先验知识、客观规律的作用,也可以通过隶属度函数增加知识干预,有效利用专家的丰富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知识驱动方法中因子筛选和权重确定主观性强或纯粹数据驱动方法的不足;③研究区21.32×104hm2的耕地资源中,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一般适宜和不适宜的耕地资源分别占32.03%、31.94%、27.19%和8.84%,对应其空间分布情况,可以优化耕地资源规模与布局,指导高原耕地区农业生产实践,促进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金贵王占岐李伟松胡守庚张道军重多
关键词:土地利用耕地适宜性评价
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方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2
2016年
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矿山废弃地的土壤一般发生严重退化,直接影响到废弃地植被生长,因此,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和养分有重要影响。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某矿区废弃地设置了6种植被恢复方式,并与未设置恢复的废弃地进行对比。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是决定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现场采集了恢复后的土壤剖面样品,并分析了土壤的物理化学特征,对各影响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方案改良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不同恢复方式下,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能均优于对照荒地;混交林的改良效果比纯林好,其中沙棘、紫穗槐混交林恢复方式的改良效果最好。
陈金辉
关键词:矿山废弃地植被土壤性质主成分分析
解析后危机时代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不均衡——基于回归的不平等分解方法
在后危机时代,我国不同地区国家高新区的创新效率出现了日益严峻的两极分化发展趋势。对此,我们使用基尼系数定量地测度了中国整体上以及东、中、西部地区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不均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并通过基于回归的不平等分解发现:科...
程文张建华
关键词:国家高新区
中国模块化技术发展与企业产品创新——对Hausmann-Klinger模型的扩展及实证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模块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产品内分工技术,对企业产品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扩展了Hausmann和Klinger提出的产品空间模型,从理论上深入分析了模块化技术发展的决定因素及其对企业产品创新的收益和成本的影响。随后,通过对问卷调查所取得数据的实证研究,揭示了中国模块化技术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对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最后,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给出了我国如何进一步发展模块化技术以促进企业产品创新的政策建议。
程文张建华
关键词:模块化
1990~2010年广州城市河流水体形态演化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近几十年来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深刻地影响了广州城市河流水体的形态演化。以地形图、遥感影像及相关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探讨了1990-2010年广州城市河流水体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原因。研究发现:广州城市河流水体在面积上呈现1990-2000年略增,2000-2010年骤减的趋势;岸线长度持续缩减;形状指数呈持续加速下降趋势,表明研究区河流水体的岸线复杂度不断降低,人类活动干预不断加强。不同区域河流水体的变化存在较大差异,1990-2000年增加的水体主要位于城市郊区的白云区和萝岗区,其原因主要是鱼塘的开挖和瓷土矿的开采;2000-2010年间研究区范围内各区均呈缩减趋势。研究时限内变化比率和速率最大的均是天河区,与广州城市发展的"东进"相一致。人类活动的影响是研究区河流水体变化的主要原因:减少部分主要由于建成区扩张的侵占;增加部分则包括新开挖鱼塘、瓷土矿开采遗留的矿坑积水、新营造的景观水体及其他特殊用途的水体。
陈昆仑王旭李丹薛德升
关键词:河流水体
基于百度指数的城市空气质量关注度及其区域特征研究
2016年
本文基于百度指数的网络平台,以国家中心城市及区域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空气质量'及其相关检索词,对其网络关注度的基本概况、关注度变化,聚类分析关注度的区域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如何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问题和更好地推动城市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开拓新的视角提供基础,并为制定差别化对策提供支撑。
张祚姜文琪尤瑞
关键词:雾霾空气质量关注度
基于DEM和价格特征模型的武汉市限购政策前后住房价格分析
2017年
探究城市房价变化和变化的因素,对调控区域内房屋价格,实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DEM和价格特征模型,从空间分析和计量分析的角度,对比武汉市新一轮限购前后房价的差异;并近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实施调控后,武汉整体住房价格上升趋势放缓,但形成了新的高房价区。限购政策和规划建设中的地铁是造成这些地区房价过快上涨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政策和建议。
陈双肖杨雄张祚
关键词:DEM
武汉市中心城区湖泊空间类型、开放程度及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8
2014年
兼具自然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城市湖泊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城市湖泊滨水空间的开敞程度、可进入程度是提升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方面,也是构建可持续城市的必要条件.被誉为"百湖之市"的武汉市长期陷于"优于水而忧于水"困境中.房地产开发的持续升温和"湖景房"的兴起导致武汉市湖泊数量和水面的进一步减少和萎缩.为应对挑战,更合理的开发和保护城市湖泊,武汉市加大了对湖泊的规划和管理的力度.本文以武汉市中心城区城市湖泊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城市空间发展边界"对城市湖泊与中心城区空间关系进行了划分.选取和构建测度环湖开敞空间、可见水道路比例等相关指标及其相应人均指标,并分别进行计算.综合运用GIS工具、距离分析、Kernel密度分析等方法对所选湖泊开放程度量化结果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湖在城中"、"湖在城边"两种不同类型湖泊的各种指标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为深化城市发展与湖泊空间关系的理解,提升城市规划和管理的科学性提供支撑.
张祚谭术魁周敏
关键词:城市湖泊空间类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