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2005A145)

作品数:2 被引量:48H指数:2
相关作者:谢家庆毛华军冯发美晏华李慈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理工学院重庆工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原位聚合
  • 1篇原位聚合法
  • 1篇原位聚合法制...
  • 1篇石蜡
  • 1篇树脂
  • 1篇双核
  • 1篇双核铜
  • 1篇双核铜配合物
  • 1篇铜配合物
  • 1篇配合物
  • 1篇脲醛
  • 1篇脲醛树脂
  • 1篇微胶囊
  • 1篇芯材
  • 1篇酶催化
  • 1篇金属
  • 1篇金属胶束
  • 1篇聚合法
  • 1篇胶束
  • 1篇工艺参

机构

  • 2篇四川理工学院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重庆工学院

作者

  • 2篇谢家庆
  • 1篇胡伟
  • 1篇李慈
  • 1篇晏华
  • 1篇张春晓
  • 1篇邹立科
  • 1篇冯发美
  • 1篇毛华军
  • 1篇王莹
  • 1篇封学松

传媒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功能材料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石蜡为芯材的微胶囊的直接原位聚合法制备和性能被引量:45
2008年
采用直接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石蜡为囊芯的脲醛树脂微胶囊,并利用激光粒径分布仪、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分别分析了微胶囊的粒径分布、热稳定性、热焓值和壳结构。结果表明,所得微胶囊粒径分布均匀,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相变潜热;影响石蜡微胶囊相变潜热和平均粒径的主要因素包括芯壁材料比、搅拌速度、温度、系统改性剂PVA(聚乙烯醇)用量等;最佳工艺条件为囊壁比0.78:1,反应温度70℃,搅拌速率2500r/min,系统改性剂PVA用量0.26g,pH=2.0-3.0。
谢家庆冯发美胡伟毛华军晏华李慈
关键词:石蜡脲醛树脂微胶囊工艺参数
双核铜配合物形成的金属胶束模拟过氧化物酶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苯酚的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合成和表征了一种双核铜配合物Cu2(oxheel).该配合物和胶束形成的金属胶束被作为人工过氧化物酶用于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苯酚的反应.研究了双核铜配合物金属胶束催化苯酚氧化反应的机理,并建立了金属胶束催化苯酚氧化的动力学数学模型;讨论了过氧化氢/催化剂摩尔比、体系温度和体系酸度对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
邹立科谢家庆封学松张春晓王莹
关键词:双核铜配合物金属胶束过氧化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