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教委资助项目(SM201210028012)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杨玉玲付玉萍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委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被字
  • 1篇多么
  • 1篇心理词典
  • 1篇语词
  • 1篇识词
  • 1篇识字
  • 1篇提醒
  • 1篇重动句
  • 1篇误读
  • 1篇礼貌
  • 1篇礼貌原则
  • 1篇家族
  • 1篇告知
  • 1篇构式
  • 1篇构式义
  • 1篇构式语法
  • 1篇汉语
  • 1篇汉语词
  • 1篇汉语词语
  • 1篇感叹

机构

  • 5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杨玉玲
  • 1篇付玉萍

传媒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汉语学习
  • 1篇语言文字应用
  • 1篇现代语文(下...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从构式语法看新“被”字家族被引量:1
2014年
文章从构式语法的视角对最近几年新出现的"被+A/Vi/N"(文中称新"被"家族)结构进行了分析。结论是"被+A/Vi/N"是一个构式,其语义无法从其构成成分直接推到出来,且具有独立的语义和语用功能。最后文章从语言和社会两个角度对其出现和存在进行了解释。
杨玉玲
关键词:构式构式义
汉语词语叠连的类型及其功能被引量:7
2013年
现代汉语动词、形容词重叠一直备受关注且成果丰硕,但对另一种貌似词语重叠实则不然的语言现象却很少有人关注。本文讨论了这种口语中使用频率颇高而鲜为人注意的词语叠连的特征,即与汉语动词、形容词重叠之不同,以及其主要类型:抱怨式词语叠连、曲解式词语叠连、称呼式词语叠连和话题式词语叠连,并对各种类型的词语叠连所特有的修辞效果也进行了说明。最后还简单分析了词语叠连的功能——调度,确切地讲,是增度,即增加某种程度。
杨玉玲
关键词:礼貌原则
美国学生“识词不识字”现象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本文采用实验的办法对外国学生"识词不识字"现象进行了考察。结果证明,美国学生在"识词不识字"方面比日韩学生更为严重;美国学生"识词不识字"现象大致有四种类型,但主要是把误读源词的尾字读成首字;误读源词难度明显低于误读词等等。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杨玉玲付玉萍
关键词:误读心理词典
“宾补争动”及其解决途径
2013年
本文分析了汉语中特有的"宾补争动"现象以及汉语解决这一矛盾常见的几种途径——"把/被"字句、重动句、话题句以及补语前移做状语。这几种途径表面看毫不相干,其实它们都有相同的深层结构。本文根据格位理论试图找出它们共同的生成机制——名词词组以不同的方式获得格位。
杨玉玲
关键词:重动句
“可、真、好、多(多么)”字感叹句研究
2012年
本文针对感叹语气之重要和对外汉语教学对其之漠视以及留学生对其掌握之艰难,从留学生的病句出发,分析了“可、真、好、多(多么)”字感叹句在语法和语用上的差异。
杨玉玲
关键词:感叹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