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8118)

作品数:10 被引量:82H指数:6
相关作者:陈宝春薛建阳吴庆雄袁辉辉刘君平更多>>
相关机构:福州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福建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1篇钢管
  • 11篇钢管混凝土
  • 5篇载力
  • 5篇承载力
  • 4篇栓钉
  • 4篇静力
  • 4篇静力试验
  • 3篇折减系数
  • 3篇抗剪
  • 3篇抗剪承载力
  • 3篇剪承载力
  • 3篇格构柱
  • 2篇短柱
  • 2篇有限元
  • 2篇有限元分析
  • 2篇受力
  • 2篇拟静力
  • 2篇拟静力试验
  • 2篇轴压
  • 2篇轴压承载力

机构

  • 11篇福州大学
  • 4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福建工程学院
  • 1篇华侨大学

作者

  • 10篇陈宝春
  • 4篇薛建阳
  • 2篇刘君平
  • 2篇袁辉辉
  • 2篇吴庆雄
  • 1篇刘振宇
  • 1篇余新盟
  • 1篇吕银花

传媒

  • 4篇建筑结构学报
  • 4篇工程力学
  • 1篇建筑科学与工...
  • 1篇土木工程与管...
  • 1篇第24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变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3
2018年
为研究变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抗震性能,以缀管布置形式和柱肢倾斜度为试验参数,对7根变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进行了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了该类柱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耗能、承载力退化、刚度退化和变形恢复等。研究结果表明:变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试件的破坏形态基本相同,均为整体压弯破坏;滞回曲线较饱满无明显捏缩,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随着柱肢倾斜度的增大,格构柱的水平承载力和耗能能力有一定程度提高,刚度退化率略有增加。缀管布置形式对格构柱位移延性的影响较大;与平缀管式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相比,斜缀管式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初始刚度和水平峰值荷载明显增大,耗能能力略有降低,承载力退化更为明显。
欧智菁陈盛富吴庆雄袁辉辉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变截面拟静力试验抗震性能
钢管混凝土平缀管格构柱换算长细比计算方法被引量:2
2016年
分析了现有钢管混凝土平缀管格构柱换算长细比计算方法的假定条件和计算式,并将各方法计算的极限承载力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以格构柱剪切柔度理论为基础,对钢管混凝土平缀管格构柱各变形项与总剪切变形量的比值进行分析,指出现有换算长细比计算方法的不合理之处。借鉴钢管混凝土(斜缀条)格构柱换算长细比乘法算法的计算思路,在剪切系数计算式中采用考虑节点构造参数影响的剪切柔度简化计算式,拟合得到放大系数与剪切系数的关系式。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换算长细比计算方法及GB 50923—2013中稳定系数计算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证明该方法简单、实用且具有足够的精度。
晏巧玲陈宝春薛建阳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换算长细比
钢管混凝土拱均匀温差设计取值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以一座钢管混凝土桁拱为研究对象,应用经实桥实测温度场验证的有限元方法和三个不同区域实测环境温度,通过对计算合龙温度、有效温度和温差设计取值方法精度的计算以及温度次内力与有限元理论值差异的对比分析,研究了钢管混凝土拱均匀温差设计取值问题。研究表明,福建省地方建设标准《钢管混凝土拱桥技术规程》推荐的计算合龙温度公式可推广至全国其他区域;对于有效温度,可取当地最高气温作为最高有效温度,最低日平均气温或当地最低气温作为最低有效温度。
陈津凯陈宝春刘振宇余新盟
关键词:拱桥钢管混凝土设计值
钢管混凝土内栓钉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被引量:32
2016年
在钢管混凝土构件的钢管内壁上设置栓钉(内栓钉)可以加强钢管与核心混凝土的组合作用。以核心混凝土强度、栓钉直径和长度为主要参数进行了8个设置栓钉的钢管混凝土试件推出试验,并与1个不设置栓钉的钢管混凝土试件和4个设置栓钉的组合梁试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内栓钉试件的受力由弹性段、弹塑性段、荷载下降段和荷载残余段四个阶段组成。栓钉剪断破坏时荷载达到最大,混凝土未出现开裂和压碎现象,钢管应力也很小。有栓钉钢管混凝土试件的极限荷载为673.3 k N^1356.9 k N,远大于无栓钉试件S4-1的85.7 k N,栓钉能极大改善脱粘后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共同工作性能。有栓钉钢管混凝土试件推出过程中,处于管内的核心混凝土不会出现与钢管分离的现象,栓钉的作用得到较充分的发挥,其极限荷载是组合梁的1.69倍~1.73倍。钢管混凝土内栓钉的抗剪承载力随核心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而提高、随栓钉直径的增大而增大,而受栓钉长度的影响较小。在试验结果分析基础上,提出钢管混凝土内栓钉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陈宝春陈津凯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栓钉组合梁抗剪承载力
钢管混凝土桁肋内栓钉相贯节点受力行为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进行了主管内壁设置栓钉的钢管混凝土K形相贯节点(内栓钉节点)受力行为试验,同时进行了无内栓钉节点的对比试验。试验时在主管上施加压力,在两根支管上分别施加等量同步的压力和拉力。试验结果表明,该文节点的破坏为受压支管屈曲,荷载-受压支管变形曲线(N-S曲线)可分为弹性段和弹塑性段。无论有无内栓钉,主管焊接区域的应变都大于其他区域,它与荷载的关系曲线可分为弹性段和弹塑性段,而其余区域钢管均处于弹性状态。内栓钉不会改变主管钢管应变的分布规律,但是内栓钉的设置会减小主管钢管应变,表明内栓钉能将外力从钢管传递到管内混凝土,并且对应变集中的部位效果更显著。在主管轴向,应变主要集中在距离节点中心截面两侧各约2.7倍支管直径范围内;在主管环向,应变主要集中在圆心角-60°~60°区间。建议将此轴向与环向范围的应变集中区作为内栓钉的主要布设区域,区域外可以少布设或不布设。
刘君平陈津凯陈宝春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相贯节点
平缀管式等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抗震性能试验与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2
2016年
为研究低周反复荷载下平缀管式等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抗震性能,进行共计7根试件的拟静力试验,重点考察不同柱肢混凝土强度、柱肢纵向间距、缀管竖向间距对此类构件刚度、强度和延性的影响。同时,基于Open Sees平台建立了采用纤维单元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对此类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试件的滞回性能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通过对试件破坏过程、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等结果的分析表明: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试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破坏形态均以整体压弯破坏为主,得到的水平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饱满无捏缩;柱肢混凝土强度主要影响格构柱的承载力,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从C40增加到C60,试件的承载力提高了5.7%;柱肢纵向间距由250 mm加大到650 mm,试件的承载力和位移延性系数分别提高了14.5%和6.8%;缀管竖向间距由200 mm增加到313 mm,试件的承载力和位移延性系数分别降低了12.9%和12.0%。
袁辉辉吴庆雄陈宝春吕银花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拟静力试验有限元分析抗震性能
钢管混凝土多排多列内栓钉受剪性能被引量:11
2017年
进行了钢管混凝土多排多列内栓钉(群钉)试件的推出试验,其中6个带栓钉,1个不带栓钉,试件参数为栓钉环向布置间距、纵向布置间距和排数。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群钉推出试件受力全过程由弹性段、弹塑性段、下降段和荷载残余段组成;沿加载方向,紧邻栓钉背部的混凝土应力为50.1 MPa^68.8 MPa,超过混凝土圆柱体抗压强度(cf′=50.1 MPa),混凝土发生较大塑性变形;栓钉根部Mises应力最大,最先达到材料的极限强度,并发生剪断破坏;单根栓钉平均抗剪承载力随着群钉环向和纵向间距的减小以及排数的增加而降低,提出了这三个因素对单根栓钉平均抗剪承载力的折减系数计算公式。为充分利用栓钉抗剪性能,避免混凝土先于栓钉破坏,建议设计中栓钉环向和纵向间距应分别不小于3.4倍和4.4倍栓钉直径。分析表明,环向间距、纵向间距和排数三个因素对栓钉抗剪承载力的影响彼此独立,它们对群钉抗剪承载力的影响可采用三个折减系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陈津凯陈宝春刘君平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有限元分析抗剪承载力
钢管混凝土内栓钉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
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得益于钢管与混凝土的组合作用。在钢管混凝土构件的钢管内壁上设置栓钉(内栓钉)可以加强钢管与核心混凝土的组合作用.以核心混凝土强度、栓钉直径和长度为主要参数进行了8个设置栓钉的钢管混凝土...
陈宝春陈津凯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管混凝土构件抗剪承载力
钢管混凝土复合短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钢管混凝土复合柱由钢管混凝土柱肢和钢筋混凝土联接板组成。以柱肢钢管壁厚和联接板厚度为试验参数,对7个复合短柱试件进行轴压性能试验研究,同时进行了与复合柱试件组成相对应的4个钢管混凝土柱构件和3个钢筋混凝土板构件的轴压试验。研究复合短柱在轴压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和荷载-位移曲线,对比分析试件与对应构件的荷载-应变曲线,研究柱肢钢管壁厚和联接板厚度对复合短柱轴压承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轴压复合短柱受力全过程分为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塑性发展阶段;轴压复合短柱的破坏特征为钢筋混凝土联接板混凝土压碎,此时钢管混凝土柱肢的受力状态与对应的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受力状态不同,钢管混凝土柱肢并没有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承载能力;在复合短柱的轴压承载力计算中应引入柱肢承载力折减系数,该系数与柱肢套箍系数相关;通过对现有的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拟合得到柱肢承载力折减系数的经验计算公式;按照建议方法计算得到的复合短柱的轴压承载力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陈宝春晏巧玲薛建阳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静力试验轴压承载力折减系数
钢管混凝土复合柱静力试验与偏心率折减系数计算方法被引量:5
2016年
以偏心率为参数,对4根钢管混凝土复合柱和4根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进行了受压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对比分析了试件的破坏过程与特征、受压承载力和荷载-位移曲线以及荷载-应变曲线。试验结果表明:轴压复合短柱的破坏以钢筋混凝土板的压碎和纵筋屈服为特征,此时钢管混凝土柱肢没有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轴压承载能力;偏压复合短柱的破坏形态为近载侧钢筋混凝土板压碎同时柱肢钢管出现鼓曲,对应柱肢的受力状态与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相似。当偏心率相同时,钢管混凝土复合柱的初始受压刚度和承载力均大于钢管混凝土格构柱,两者的初始抗弯刚度接近,但由于钢筋混凝土板在受力后期仍可有效传递截面剪力,钢管混凝土复合柱的侧向位移明显小于钢管混凝土格构柱。钢管混凝土复合柱的偏心率折减系数随偏心率的变化情况与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基本相似。以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基本计算式为基础,利用试验和有限元参数分析结果对其进行修正,得到钢管混凝土复合柱的偏心率折减系数计算方法,折减系数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陈宝春晏巧玲薛建阳
关键词:偏心率静力试验受力性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