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3048-02)

作品数:1 被引量:13H指数:1
相关作者:史玲玲谢晓李罗新危起伟柴毅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早期发育
  • 1篇视网膜
  • 1篇网膜
  • 1篇达氏鲟

机构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1篇杜浩
  • 1篇柴毅
  • 1篇危起伟
  • 1篇李罗新
  • 1篇谢晓
  • 1篇史玲玲

传媒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达氏鲟视网膜早期发育及其相关机能被引量:13
2013年
本研究采用石蜡连续切片技术, 对出膜后0-64 d 的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视网膜结构、视觉特性及相关机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达氏鲟初孵仔鱼的视网膜没有分化, 视单锥细胞在36 h 出现, 视杆细胞在6 d 时出现, 7 d 时视网膜各层分化完毕。最小分辨角由8 d 的13.26′下降到64 d 的3.37′, 仔鱼发育到13 d 时表现出明显的视网膜运动反应。随着仔鱼发育, 视单锥细胞及神经节细胞密度不断降低, 视杆细胞密度不断增加, 外核层细胞核与视锥细胞及神经节细胞数量的比值均不断增大。结果表明6-12 d 是达氏鲟视网膜结构快速发育和视觉特性发生明显变化的时期, 这种变化与其生态变迁、趋光性及摄食方式的变化相适应。本研究旨在探明达氏鲟视网膜的发育特性及其相关机能特点, 为开展规模化繁育与种群资源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史玲玲危起伟柴毅杜浩李罗新谢晓
关键词:达氏鲟视网膜早期发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