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CSTC2007AB7049)

作品数:7 被引量:141H指数:6
相关作者:曾波乔普叶小齐罗芳丽王海锋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野古草
  • 2篇三峡库区
  • 2篇库区
  • 1篇低温环境
  • 1篇遗传多样性分...
  • 1篇三峡库区消落...
  • 1篇水淹
  • 1篇通气组织
  • 1篇秋华柳
  • 1篇种子
  • 1篇种子萌发
  • 1篇物候
  • 1篇消落带
  • 1篇萌发
  • 1篇开花
  • 1篇开花物候
  • 1篇光照
  • 1篇光照强度
  • 1篇海拔
  • 1篇海拔高

机构

  • 4篇西南大学

作者

  • 4篇曾波
  • 2篇乔普
  • 1篇黄文军
  • 1篇苏晓磊
  • 1篇陈婷
  • 1篇罗芳丽
  • 1篇叶小齐
  • 1篇阿依巧丽
  • 1篇朱智
  • 1篇刘巅
  • 1篇李娅
  • 1篇王海锋
  • 1篇张小萍
  • 1篇刘迎辉
  • 1篇熊丽娜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海拔高度的野古草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标记对3个不同海拔的15个野古草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49个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到207个谱带、115个多态性带,多态性带的比例为55.56%.每对引物组合的谱带数和多态性带数分别为4.22个和2.35个.UPMG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5个野古草材料可分为I,Ⅱ,Ⅲ,Ⅳ,V 5个类群,Ⅱ类又可分为2个亚群,Ⅲ类可分为3个亚群;不同海拔下的3个野古草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存在较大差异;低海拔种群内的野古草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具有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谭玉莲刘迎辉熊丽娜朱智徐伟曾波
关键词:野古草海拔
低温环境下光照强度对野古草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12
2007年
通过模拟重庆地区冬季和初春的低温环境,研究低温环境中不同强度光照环境下野古草种子的萌发对策.结果表明:在低温环境中,野古草种子有一定时间的休眠和低的萌发率;相对于高光照和中光照环境,野古草种子在低光照环境中有更高的萌发率,同时,野古草种子的休眠率和达10%萌发率的时间呈现出随光照减弱而减少的趋势,发芽势呈现出随光照减弱而增强的趋势.说明野古草能在冬季或初春季节进行萌发,但存在休眠现象,并且高光照环境不利于野古草种子的萌发.
乔普曾波王海锋李娅
关键词:三峡库区消落带野古草萌发光照
三峡库区河岸植物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 var. depauperata Keng)茎通气组织发生对水淹的响应被引量:17
2008年
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 var. depauperata Keng)在三峡库区长江及其支流江(河)岸有广泛分布,对水淹有很好的耐受能力。有研究表明许多植物在水淹时通气组织发生增强,通气组织的产生改善了植株通气状况,提高了植物对水淹的抵御能力。为了研究水淹是否会影响野古草的通气组织发生以及野古草通气组织发生对水淹的反应,考察了不同水淹深度、不同水淹时间和不同水淹方式处理时野古草茎中通气组织的发生情况。实验中共设置3个水淹深度:不进行水淹(对照)、植株地下部分淹没、植株完全淹没于水下2m深处;5个淹没时间:植株被淹没的时间长度分别为5、10、20、30d和60d;2种水淹方式:连续水淹和间歇水淹。实验结果表明:(1)在无水淹情况下野古草茎中可以产生通气组织,通气组织产生随植株的生长而增强;水淹加快了野古草通气组织发生的进程,促进了野古草通气组织的提前发生。(2)野古草茎中通气组织并不会因为水淹的时间越长而产生越多,植株通气组织的大小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因水淹时间的增长而继续增大。(3)淹没深度对通气组织发生有一定影响,总的看来,地下部分淹没野古草植株的通气组织发生要强于完全淹没植株。(4)不同水淹方式对野古草通气组织发生的影响因水淹深度不同而有差异。在完全淹没情况下,连续水淹植株的通气组织比间歇水淹植株的通气组织发达;在地下部分淹没情况下,除水淹初期外,随水淹时间的延长,连续水淹植株通气组织发生与间歇水淹植株没有差异。
张小萍曾波陈婷叶小齐罗芳丽刘巅
关键词:三峡库区ANOMALAVAR.通气组织水淹
冬季水淹对秋华柳的开花物候及繁殖分配的影响被引量:16
2010年
开花物候及繁殖分配是植物适应环境的重要因素,为了解长期冬季水淹对三峡库区耐淹物种秋华柳(Salix variegata Franch.)繁殖的影响,研究了长期冬季水淹条件下秋华柳的开花物候和繁殖分配情况。实验在2006年11月份设置了如下处理:对照,完全水淹(植株置于水中,顶部距水面2m)30,60,90,120d和150d。结果表明:(1)对照及各水淹处理的秋华柳花期都较长,在7-11月份持续开花,个体开花进程(开花振幅曲线)呈单峰曲线。(2)冬季水淹对秋华柳群体及个体的开花物候有显著影响。水淹时间越长,始花期越晚,花期持续时间越短(P<0.05)。(3)长期冬季水淹下,秋华柳显著降低了繁殖分配比例和全株生物量及单株花序数(P<0.05)。(4)开花物候指数与繁殖分配的相关分析表明:始花时间越晚的个体,花期持续时间越短。花期持续时间越短的个体花序数越少,致使繁殖分配越小。总的来说,冬季水淹下,秋华柳通过推迟开花日期、缩短花期持续时间使繁殖分配比例降低,将更多的资源分配到生存力上,是秋华柳对长期冬季水淹的一种适应。同时,在长期冬季水淹后,秋华柳仍保持一定的开花繁殖能力,是其在应用于三峡水库消落区植被构建后产生后代延续种群的前提条件。
苏晓磊曾波乔普阿依巧丽黄文军
关键词:三峡库区秋华柳开花物候繁殖分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