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A20004395)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郑少斌赵国志谭万龙刘阳姜耀东更多>>
-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腺病毒介导胸苷激酶基因联合α-IFN治疗肾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1型胸苷激酶(TK)基因联合α-IFN对肾癌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含TK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人肾癌细胞株786-0,加用无环鸟苷(GCV)或联用α-IFN,用噻唑蓝(MTT)方法观察杀伤效应。建立786-0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瘤内注射腺病毒及腹腔注射GCV(50mg/kg),联合α-IFN时行瘤内注射,用药后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结果:在对感染腺病毒的786-0细胞的体外杀伤实验中,TK+GCV组的细胞存活率为(68.57±1.41)%,α-IFN组的细胞存活率为(68.65±1.45)%,TK+GCV+α-IFN组细胞存活率为(35.07±1.43)%(P=0.000),两者之间有协同效应。在786-0裸鼠移植瘤模型中,TK+GCV联合α-IFN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结论:腺病毒为载体的自杀基因TK加前体药GCV联合α-IFN应用对人肾癌细胞的体内、外治疗效果明显。
- 赵国志郑少斌谭万龙刘阳
- 关键词:腺病毒载体基因疗法胸苷激酶基因干扰素Α
- 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的外科治疗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术前诊断、手术方法和患者的预后。其中男12例,女9例,平均年龄50.7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腰痛和(或)血尿,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CT和MRI确诊有癌栓。结果21例手术者中,术前多普勒超及CT均可发现腔静脉癌栓,MRI对腔静脉癌栓的范围能更加清楚显示。手术均行肾癌根治加腔静脉内癌栓切除,术后随访0.5~5年,无瘤生存19例,2例手术后死亡。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CT和MRI对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诊断率较高,可准确判断癌栓位置,对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者,积极行肾癌根治术加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是治疗肾癌合并静脉瘤栓的有效方法。
- 赵国志郑少斌谭万龙
- 关键词:肾肿瘤下腔静脉栓子
- 腺病毒介导胞嘧啶脱氨酶基因联合α-IFN治疗肾癌的实验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胞嘧啶脱氨酶(CD)自杀基因联合α-IFN对肾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含CD基因重组腺病毒感染人肾癌细胞株786-0,用噻唑蓝(MTT)方法观察加用5-氟胞嘧啶(5-Fc)或联用α-IFN后的杀伤效应.建立786-0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瘤内注射腺病毒,腹腔注射5-Fc(500mg/kg),联合应用α-IFN时行瘤内注射,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结果:在对感染腺病毒的786-0细胞的体外杀伤实验中,CD+5-Fc组的细胞存活率为(67.40±1.27)%,α-IFN组的细胞存活率为(68.65±1.45)%,CD+5-Fc+α-IFN组细胞存活率为(34.67±2.38)%,(P=0.000),两者之间有协同效应.在786-0裸鼠移植瘤模型中,CD+5-Fc联合α-IFN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结论:腺病毒为载体的自杀基因CD加前体药5-Fc联合α-IFN可以明显增强抗肾癌效果.
- 赵国志郑少斌谭万龙姜耀东刘阳
- 关键词:腺病毒科胞嘧啶脱氨酶基因透明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