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X2002032)
- 作品数:1 被引量:21H指数:1
- 相关作者:卢飞张舟许继元王惠敏史载祥更多>>
- 相关机构:徐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复张策略治疗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比较研究被引量:21
- 2006年
- 目的对比研究肺复张策略(RM)对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p/ARDSexp)的影响。方法选择37例ARDS机械通气的患者,其中ARDSp16例,ARDSexp21例,在非肌肉松弛状态下,采用高水平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CPAP压力升至30cmH2O(1cmH2O=0.098kPa),屏气时间维持30s,然后在5~10s内将CPAP水平下调至治疗前的呼吸支持条件。结果肺复张后与复张前比较,两组心率变化在RM过程中差异无显著性,两组RM后2min平均动脉压均明显升高(P均<0.05),两组中心静脉压仅在RM后30s明显增高(P均<0.05),气道峰压、平台压、平均气道压在30s均明显增加(P均<0.05);两组动态肺顺应性RM后30s均明显下降(P均<0.05),ARDSexp组RM后5、15和30min较复张前均明显增加(P均<0.05)。ARDSp组RM后10、30min和1h氧合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ARD-Sexp组RM后10min、30min、1h、2h氧合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以肺间质水肿为主要改变的ARDSexp对RM的反应要比以肺实变为主要改变的ARDSp效果好。
- 李茂琴张舟李松梅史载祥许继元卢飞李琳王惠敏
-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内源性肺外源性肺复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