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1JJD820016)

作品数:15 被引量:126H指数:6
相关作者:郭旭杨宇冠陈子楠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2篇非法
  • 10篇非法证据
  • 10篇非法证据排除
  • 5篇证据排除规则
  • 4篇非法证据排除...
  • 3篇司法
  • 2篇言词
  • 2篇言词证据
  • 2篇录音录像
  • 2篇检察
  • 2篇J
  • 1篇典型案例分析
  • 1篇刑事
  • 1篇刑事诉讼
  • 1篇刑事诉讼法
  • 1篇刑事诉讼法修...
  • 1篇行使
  • 1篇讯问
  • 1篇有罪
  • 1篇侦查

机构

  • 12篇中国政法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南京政治学院

作者

  • 9篇郭旭
  • 7篇杨宇冠
  • 2篇陈子楠

传媒

  • 3篇法学杂志
  • 2篇证据科学
  • 2篇武陵学刊
  • 1篇中国刑事法杂...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人民检察
  • 1篇中共青岛市委...
  • 1篇铁道警官高等...
  • 1篇铁道警察学院...
  • 1篇南京大学法律...
  • 1篇上海政法学院...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证据排除规则在中国实施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及其应对被引量:1
2013年
我国已经确立了主要针对证据"合法性"判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通过对司法实务操作中遇到的样本案件之考察,可以就证据排除理由、非法证据产生阶段、质证认证等比较重要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不仅应当具有合法性,还应该保证客观性和关联性;证据排除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不能为法律条文所一一解决,必须根据法治与尊重保障人权之精神,谨慎应对,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确保具有中国特色证据排除规则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郭旭
关键词:言词证据
《刑事诉讼法》修改凸显人权保障——论不得强迫自证有罪和非法证据排除条款被引量:37
2012年
此次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规定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还增加了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定。这些新增内容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每一项又有各自的意义。"不强迫自证其罪"条款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进一步体现,关系到我国刑事侦查、检察和司法部门的职责和个人权利的保障;非法证据排除是落实不强迫自证其罪的具体措施,通过约束侦查部门取证行为对侵犯个人权利提供了补救措施。这些都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在原则性和制度方面的重大修改。文章详细研究了新增加的这些条款的确切含义,指出其中的进步意义,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执行新增加的这些法律条文必须注意的事项。
杨宇冠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修改保障人权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实施问题研究被引量:19
2014年
2012年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增加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实施一年多来有许多经验可以总结,也有许多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包括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非法证据的范围、非法证据排除的操作程序、非法证据排除的证明责任和标准等。完善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当对全国和各地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更为具体的操作程序。
杨宇冠
关键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司法公正
庭前会议中非法证据排除处理方法研究
2014年
2013年1月施行的《刑事诉讼法》中增加了庭前会议程序,其中对于非法证据排除的相关内容引起了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部门的广泛关注,对庭前会议司法实践的实证研究表明庭前会议程序本身还存在法规模糊、制度欠缺等问题,其中对于非法证据的处理更是争议的焦点.在系统分析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体系中有关庭前会议中非法证据排除的相关条款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司法实践以及法学理论界的不同观点的考察,本文从我国当前刑事司法体系发展阶段及特点出发,提出除控辩双方争议较大的情况以外,非法证据排除问题原则上应当在庭前会议中解决,同时法律法规应明确庭前会议中非法证据排除决定的效力.
陈子楠
关键词:非法证据排除实证研究
论庭前会议检察权之行使
2014年
庭前会议是新刑事诉讼法确立的重要审前程序。法律和相关的司法解释对庭前会议的规定比较原则和笼统,要充分实现该制度的价值就必须结合司法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而且首先必须明确规定庭前会议的法律效力。检察院作为国家追诉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是庭前会议的重要参与者。庭前会议对公诉权具有约束和促进的双重效果,而监督权在庭前会议的行使,有利于确保刑事案件审判结果的程序和实体正当性。
郭旭
关键词:人民检察院公诉权监督权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典型案例分析——以J省D市司法实践为样本被引量:2
2015年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现了我国《刑事诉讼法》"尊重与保障人权"的基本要求。J省D市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结合案件情况和实践经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探索了实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可行性路径:运用多种方式联合证明取证合法,以庭前会议作为非法证据调查程序的制度支撑,并通过印证规则判断证据真伪及证明力大小。刑讯行为之界定需要结合"痛苦规则"进行个案分析,"刑讯"是因"逼供"是果,并非所有刑讯行为均会导致排除有罪供述的后果。
郭旭
关键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构成、功能及研究意义
2016年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刑事司法领域已经得到了正式确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也明确要求"健全落实非法证据排除"法律制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诉讼法学界已经对该规则予以了积极的关注,开展了众多卓有成效的研究。从近三年的实施情况来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要进一步发挥该规则在刑事司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厘清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构成要素,正视该规则的功能与价值,积极结合我国司法实践展开深入研究。
郭旭
关键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实施考察报告——以J省检察机关为视角被引量:31
2014年
本文是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于2013年底对J省检察机关实施非法证据规则情况考察报告的组成部分,内容包括J省人民检察院在实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方面的经验和具体活动,J省三级检察院侦查、起诉等刑事诉讼活动和非法证据排除申请、处理等方面的重要数据。报告总结、分析了J省三级检察院实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情况,结合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特色,对该规则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论述了我国排除非法证据的主体、程序、范围等重要问题,并提出非法实物证据的排除将会成为今后的重要任务。
杨宇冠郭旭
关键词:非法证据
侦查讯问录音录像制度研究被引量:25
2013年
侦查讯问录音录像是我国司法改革的重要成果。2013年1月实施的《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了侦查讯问录音录像制度。该制度有利于规范侦查讯问行为,遏制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活动,保障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还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侦查讯问活动的情况,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系统研究新《刑事诉讼法》中关于讯问时录音录像的规定和司法实践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了实施讯问录音录像制度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若干建议。
杨宇冠
关键词:非法证据排除
录音录像制度与非法证据排除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修改后刑诉法确立了讯问录音录像制度,是我国司法改革的重要成果,有利于规范侦查讯问行为,遏制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行为,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录音录像制度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侦查讯问活动的情况,对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肯定我国修改后刑诉法关于讯问录音录像制度的立法价值之后,必须指出的是尚有进一步完善录音录像制度之必要。
杨宇冠郭旭
关键词:录音录像制度非法证据排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