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2008LZ006-03)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李伟邢邯徐冉张礼凤林延慧更多>>
- 相关机构:济宁市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大豆抗烟粉虱的遗传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利用高抗烟粉虱种质滑皮豆和高感种质齐黄26,组配滑皮豆×齐黄26杂交组合,分别在山东济南、冠县构建了F1、F2∶3遗传群体,调查亲本、F1群体和F2∶3群体各个家系单叶感染烟粉虱的平均数,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离分析方法,分析各遗传群体抗烟粉虱的遗传模式。结果表明:大豆对烟粉虱抗性的遗传符合一对主基因+多基因的混合遗传模式,主基因的遗传率较高,分别为61.86%和97.43%;多基因的遗传率较低,分别为23.76%和0.88%;而且不同地点的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率差异较大。说明大豆抗烟粉虱既受主基因控制,又存在多基因效应,同时受环境因素影响。改良大豆品种对烟粉虱的抗性应重点利用主基因,同时兼顾多基因的积累。
- 徐冉李伟张礼凤王彩洁齐波邢邯
- 关键词:大豆
- 大豆抗烟粉虱的遗传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是一种严重的灾害性害虫,对大豆的危害也十分严重。了解大豆对烟粉虱抗性的遗传可为大豆抗烟粉虱育种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高抗烟粉虱种质滑皮豆和高感种质齐黄26,组配了齐黄26×滑皮豆、滑皮豆×齐黄26杂交组合,在山东济南、冠县构建了4个F2遗传群体。调查了各群体和亲本单叶感染烟粉虱的平均数,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离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组合、不同地点各遗传群体抗烟粉虱的遗传模式。【结果】不同组合、不同地点的F2群体抗烟粉虱的遗传均符合2对主基因+多基因的混合遗传模式,且主基因的遗传率较高,分别为86.41%、85.72%、95.90%、95.26%;同一组合的F2遗传群体在不同地点抗烟粉虱的遗传模式相同,但主基因遗传率差异较大。【结论】大豆抗烟粉虱既受主基因控制,又存在多基因效应,同时受环境条件影响。改良大豆品种对烟粉虱的抗性应重点利用主基因,同时兼顾多基因的积累。
- 徐冉李伟张礼凤林延慧齐波邢邯
- 关键词:大豆烟粉虱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