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801090001) 作品数:13 被引量:61 H指数:5 相关作者: 孙大刚 章新 宋勇 燕碧娟 李占龙 更多>> 相关机构: 太原科技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平顶山教育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一般工业技术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建筑科学 更多>>
基于非线性特征的黏弹性悬架系统减振特性分析 被引量:5 2012年 为分析履带式工程车辆黏弹性悬架系统的非线性阻尼减振特性,根据其结构特点和非线性特征,建立该系统两自由度分段非线性振动模型,并由平均法推导出系统固有频率共振区附近的幅频特性方程。以装有黏弹性悬架的某300kW履式拖拉机为应用对象进行研究,分析系统在固有频率共振区附近的非线性特性和阻尼减振性能。讨论了激励幅值、地面刚度、悬架分段非线性刚度、分段线性阻尼系数、车体质量和幅频特性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改善系统减振性能的建议。该文的理论与分析方法,可为黏弹性悬架参数与系统减振性能的一致性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章新 孙大刚 宋勇 燕碧娟关键词:悬架 减振 黏弹性 非线性 基于共固化阻尼层结构的风力机叶片抑颤分析 被引量:5 2013年 针对大型风力机叶片颤振的现状,提出阻尼叶片的概念,并基于能量法推导出阻尼叶片的结构损耗因子。以某2 500 kW风力机为工程应用实例,基于ONERA非线性气动模型对普通叶片和阻尼叶片分别在启动风速、额定风速、安全风速和极限风速下进行数值仿真对比。结果显示,4种风速下阻尼叶片的结构损耗因子分别为0.617、0.579、0.523和0.439,阻尼叶片较普通叶片抑颤效果明显提高。研究结果可为大型风力机叶片抑颤设计提供参考。 孙大刚 李占龙 韩斌慧 章新 王军关键词:风力机 共固化 阻尼叶片 智能控制气动人工肌肉座椅减振特性研究 被引量:4 2011年 以Mckibben型气动人工肌肉为履带式工程车辆座椅的缓冲执行器,建立了三自由度座椅主动缓冲减振模型;以白噪声模拟路面输入,采用智能BP神经网络PID控制对座椅的减振特性进行研究。并以座椅加速度和位移的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差三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选定的3种工况下,Mckibben型气动人工肌肉缓冲座椅较传统座椅可显著减小路面激励对驾驶员的振动冲击,提高了驾驶员操作舒适性。 冯辰生 孙大刚 卢南炎 徐铮关键词:座椅 气动人工肌肉 智能控制 BP神经网络 减振 间隔阻尼层式支重轮缓冲性能分析 被引量:11 2009年 针对传统刚性支重轮减振效果较差的现状,采用一种间隔阻尼层式结构,对支重轮减振性能进行改进。以某型号履带式拖拉机为应用实例,建立其整机缓冲模型及单个支重轮的缓冲模型,导出支重轮幅频特性响应函数。使用Matlab分别对传统的及改进后的支重轮进行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型支重轮可有效地缓冲该拖拉机所受的振动。用ANSYS软件对新型支重轮进行强度分析,表明其强度能满足拖拉机各工况的使用要求。 孙大刚 干奇银 杨兆民 燕碧娟关键词:车辆 阻尼 振动 支重轮 基于振动能耗散的间隔阻尼层合支重轮参数优化 被引量:4 2011年 针对间隔阻尼层合支重轮参数经验选取的不足,本文考虑了阻尼层合结构振动能耗散量对支重轮缓冲效果的影响,对其参数进行优化。建立了间隔阻尼层合支重轮振动能耗散模型;采用ANSYS参数化语言,以振动能耗散最大为目标,在常用工况下对其各层厚度、间隔角度进行优化,并在极端工况下验证了优化后支重轮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优化后支重轮的应力、应变在合理范围内,其振动能耗散量相对优化前提高了83%。本文的优化结果可为阻尼材料在支重轮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燕碧娟 孙大刚 宋勇 章新关键词:支重轮 能量耗散 基于振动能量耗散的间隔阻尼层式支重轮缓冲特性分析 被引量:4 2012年 基于履带式工程车辆间隔阻尼层式支重轮振动能量的耗散,对支重轮的减振缓冲特性开展研究,建立其振动能量耗散模型.以310kW履带式推土机为应用对象,在3种典型工况下,建立间隔阻尼层式(阻尼层未间断)支重轮1/3实体有限元耗散模型.经计算发现,间隔层与约束层粘接处和1/3阻尼层端面处的应力与耗散能均较大,易导致"热软化".采用约束层和阻尼层均间断的方式对支重轮结构进行改进,经计算表明改进后的支重轮总耗散能增大,其减振缓冲性能提高;且其应力与耗散能整体均匀对称分布,降低了"热软化"发生概率. 孙大刚 卢南炎 冯辰生 徐铮关键词:履带式车辆 支重轮 阻尼层 低频重载下黏弹性减振器阻尼缓冲性能分析 被引量:1 2012年 为研究黏弹性减振器的非线性阻尼缓冲性能,根据其结构特点和非线性特征,建立单自由度分段非对称非线性振动模型,并由平均法推导出系统固有频率共振区附近的幅频特性方程。以安装在某300kW履式拖拉机的黏弹性减振器为应用对象进行研究,分析系统在固有频率共振区附近的非线性特性和阻尼减振性能。讨论了幅频特性分别和激励幅值、刚度系数、阻尼系数、质量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改善系统减振性能的建议。 章新 孙大刚 宋勇 燕碧娟关键词:减振器 黏弹性 Mckibben型气动人工肌肉缓冲座椅减振特性分析 被引量:4 2011年 Mckibben型气动人工肌肉作为一种新型仿生气动执行元件,其力学特性与生物肌肉相似。以Mckibben型气动人工肌肉为履带式工程车辆座椅的缓冲执行器,建立起座椅缓冲减振模型;运用Simulink软件,并采用模糊PID控制对座椅的减振特性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选定的4种工况下,Mckibben型气动肌肉缓冲座椅较传统座椅的垂直加速度和位移均有效减小,其缓冲减振效果明显。研究结果可为气动人工肌肉型缓冲座椅的研发提供参考。 孙大刚 冯辰生 宋勇 章新 卢南炎关键词:工程车辆 气动人工肌肉 风力机叶片阻尼抑颤特性分析 被引量:4 2014年 基于"典型剖面"建立风力机叶片二维翼型的颤振方程,根据定常气动理论推导出气动阻尼和气动刚度。为提高叶片的抗振能力,提出向叶片添加阻尼材料来增加叶片结构阻尼的方案,并建立该方案的力学模型。对某国产600 k W风力机叶片的气动特性及阻尼抑颤特性进行数值仿真实验。仿真结果显示,阻尼结构叶片较普通叶片x向颤振最大位移、最大速度分别降低28.2%、34.8%;θ向最大速度降低了17.0%。研究结果可为风力机叶片设计提供参考。 韩斌慧 孙大刚 李占龙 章新 郭锦关键词:风力机 叶片 颤振 大型风力机叶片三维建模及模态分析 被引量:13 2012年 对大型风力机叶片开展了三维建模和模态分析。先确定叶片几何参数,再将其翼型平面坐标转换为空间坐标,并通过Proe生成叶片三维几何模型。采用模态提取方法 Block Lanczos法对叶片进行模态分析,得出了叶片的前10阶模态,结果显示叶片的主要振动形式为挥舞和摆振,有较强的抗扭转能力,设计中应加强叶片的弯曲刚度。这为大型风力机叶片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赵明安 孙大刚 张海龙 刘志成 杨楠 李占龙关键词:风力机叶片 三维建模 模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