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创新学者攀登项目(BK2008057)

作品数:1 被引量:12H指数:1
相关作者:丁维新项剑刘德燕袁俊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江苏省创新学者攀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沿海湿地
  • 1篇有机碳
  • 1篇入侵
  • 1篇湿地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碳
  • 1篇互花米草
  • 1篇互花米草入侵
  • 1篇甲烷排放

机构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篇袁俊吉
  • 1篇刘德燕
  • 1篇项剑
  • 1篇丁维新

传媒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互花米草入侵对沿海湿地甲烷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2
2012年
采集互花米草不同入侵年限(8、11和15年)的原状土壤,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对沿海湿地CH4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互花米草入侵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在植物生长季,互花米草入侵15年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为12.97g·kg-1,土壤CH4排放通量为2.94mg·m-2·h-1,显著高于入侵年限为8和11a(有机碳含量为8.11和9·16g·kg-1)的土壤,其土壤CH4排放通量分别为1.95和2.34mg·m-2·h-1。这主要是由于随着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不仅为产甲烷菌提供了更多底物,同时也促进了产甲烷菌数量增加,从而导致更多CH4排放。因此,在评价互花米草入侵的综合环境效应时,需要兼顾土壤固碳能力和温室气体排放。
项剑刘德燕袁俊吉丁维新
关键词:互花米草土壤有机碳沿海湿地入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