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2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D101100050010028)
作品数:
4
被引量:49
H指数:3
相关作者:
郑学建
任龙喜
吴鸿飞
彭爱民
焦绍锋
更多>>
相关机构: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4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外固定
2篇
外固定器
2篇
畸形
2篇
固定器
2篇
ILIZAR...
1篇
短缩
1篇
短缩畸形
1篇
伊利扎罗夫技...
1篇
四肢
1篇
四肢长骨
1篇
四肢长骨骨不...
1篇
外固定支架
1篇
外科
1篇
外科治疗
1篇
膝内
1篇
膝内翻
1篇
膝内翻畸形
1篇
下肢
1篇
小腿
1篇
内翻
机构
4篇
北京市垂杨柳...
1篇
河北医科大学
1篇
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3篇
郑学建
2篇
任龙喜
2篇
吴鸿飞
1篇
葛建忠
1篇
王振军
1篇
焦绍锋
1篇
张保中
1篇
梁喜斌
1篇
彭爱民
传媒
2篇
中华骨科杂志
1篇
中国矫形外科...
1篇
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3篇
2012
1篇
2011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可调组合式下肢外固定支架的改良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介绍自制可调组合式下肢畸形外固定支架系列构型,探讨该装置的临床应用原则。方法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的基础上,根据国人下肢畸形矫正与重建的需要及便于医生穿针安装操作的要求,将组合式外固定支架的配件与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结合,加入弹簧牵伸装置与螺纹半针固定技术,研制了管状骨微创截骨矫形的工具,并根据下肢残缺畸形的特点,术前预先设计组装好个体化矫形器械。自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应用改良Ilizarov外固定矫形器治疗下肢畸形患者146例,男95例,女51例;年龄3.6~61.0岁,平均33.4岁;髋部畸形18例,膝关节屈曲畸形49例,膝关节周围股骨外翻畸形10例,胫骨内翻畸形46例,胫骨骨缺损、骨不连伴复合畸形23例。结果患者术后获8~46个月(平均28.6个月)随访。139例下肢畸形获得矫正、下肢力线基本恢复,行走功能明显提高。1例患者术后截骨端出现位移,重新调整外固定支架后纠正;2例膝关常周围内外翻畸形尚残留10°~15°内翻;3例在骨延长过程中出现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4例患者出现术后针道感染。髋部畸形按Harris评分标准:由术前(36.91±3.14)分提高为(86.25±2.26)分;49例膝关节屈膝畸形完全矫正;胫骨骨不连处及新生骨均愈合,功能基本恢复。结论改良的下肢畸形外固定矫形支架具有Ilizarov环形外固定器的主要功能,可满足下肢多数畸形矫正、残缺修复与功能重建的需要,临床应用能达到预期治疗目标,适合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郑学建
秦泗河
彭爱民
吴鸿飞
焦绍锋
王振军
葛建忠
关键词:
下肢
外固定器
骨重建
ILIZAROV技术
四肢长骨骨不连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4
2012年
骨不连(nonunion)又称骨折不愈合,指骨折经过治疗,超过一般愈合时间6个月,且延长治疗3个月仍未达到骨性愈合,临床表现为骨折处假关节活动,X线片示骨折端骨痂较少,骨端分离,骨髓腔被致密硬化的骨质封闭。经临床和X线证实骨折已停止愈合且估计不会再连接时,才能诊断为骨不连。骨不连的确切病因不明,但与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有关。HeffetDL等认为不恰当的使用内固定器材是造成骨不连的主要因素。JainAK等认为骨折并发感染更易发生骨不连。
梁喜斌
任龙喜
秦泗河
关键词:
四肢长骨
骨不连
外科治疗
Ilizarov技术治疗感染后小腿短缩畸形一例报告
被引量:3
2012年
化脓性骨髓炎好发于机体抵抗力较差的儿童髋、膝关节等部位,当急性期延误治疗后常会遗留骨骼发育不良、骨骼变形及骨缺损等。目前,如何矫正复杂的下肢畸形,恢复正常肢体长度及力线,促进骨愈合,仍是骨科医生面临的难题。
郑学建
彭爱民
张保中
吴鸿飞
关键词:
ILIZAROV技术
短缩畸形
感染后
小腿
化脓性骨髓炎
远端半针Ilizarov外固定器结合微创截骨术治疗膝内翻畸形
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探讨远端半针Ilizarov外固定器结合微创截骨术矫治膝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31例膝内翻畸形患者的病例,男8例,女23例;年龄18—69岁,平均35.6岁;单侧6例,双侧25例,共56膝。术前膝内翻角度为7.7°-38.2°,平均17.0°±8.8°。根据美国膝关节关节协会评分(kneesocietyscore,KSS)为34±100分,平均(86.2±18.5)分。确定成角旋转中心与截骨矫形的位置,在胫骨畸形交点处用微创截骨器截骨,腓骨在头下截骨。安装术前已组装好的Ilizarov外固定器,通过调整伸缩内、外侧支架螺杆的长度渐进矫正内翻畸形。采用X线检查及膝关节KSS临床评分,结合行走时自我感觉及有无并发症等4项内容综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佩戴Ilizarov外固定器的时间为9-20周,平均12周;随访时间14-50.4个月,平均30.5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内翻角度为-3°-2.4°,平均1.7°±0.9°;膝关节KSS评分为75-100分,平均(96.1±7.7)分,其中优49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8.2%(55/56)。11例患者术后早期发生轻度针道感染,经常规换药后感染控制;3例术后发生针道松动,经更换针道后恢复固定强度。结论远端半针Ilizarov外固定器结合微创截骨术矫治膝内翻畸形具有微创、安全、动态矫形及符合美学要求的特点,临床效果满意。
秦泗河
郑学建
夏和桃
韩义连
任龙喜
关键词:
伊利扎罗夫技术
外固定器
截骨术
畸形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