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HA010267)
- 作品数:15 被引量:418H指数:10
- 相关作者:盛群力马兰郑淑贞肖龙海沈琰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合作学习与发现教学策略整合的操作程序被引量:14
- 2003年
- 除了合作学习与接受教学策略进行整合以外,实现合作学习操作策略的本土化、有效性与便利性相统一的另一种思路是将帮助型合作学习与协同型合作学习这一连续统一体和发现教学策略加以整合,以适应不同学生、学科内容和学习活动的具体特点。文章详细论述了帮助——发现型合作学习和协同——发现型合作学习两种策略的操作程序,为各学科教师的具体应用提供了平台。
- 郑淑贞盛群力
- 关键词:教学模式
- 有效利用时间的教学策略被引量:6
- 2004年
- 为不同的教学(学习)时间类别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有利于实现“减负增效”的理念。有效利用时间的教学策略,是依据包括对所花时间和所需时间所涉及的因素,从系统教学设计的视角相应提出的,它们分别是基于发展、动机激发、行为控制、成功体验、合理定步、意义学习、互动交往、巩固迁移。
- 吴文胜盛群力
- 关键词:教学策略互动交往动机激发系统教学
- 表现性课堂教学:特征、结构与策略被引量:13
- 2004年
- "表现性学习"倡导"学以致表"。"表现性课堂教学"特征有:以学生的表现为中心、问题驱动教学、主题大单元教学;"表现性课堂教学"结构是:获取信息、释义信息、生成表象、表现展示、评价结果。在实际操作时,这个结构圈的各个步骤是灵活可变的;"表现性课堂教学"策略主要有两大类:创氛围、精点拨。
- 肖龙海许一凡
- 关键词:表现性学习课堂教学教学结构
- 合作学习与接受教学策略整合的操作程序被引量:30
- 2003年
- 实现合作学习操作策略的本土化、有效性与便利性相统一的一种思路是将帮助型合作学习与协同型合作学习这一连续统一体和接受教学策略加以整合,以适应不同学生、学科内容和学习活动的具体特点。文章详细论述了帮助——接受型合作学习和协同——接受型合作学习两种策略的操作程序,为各学科教师的具体应用提供了平台。
- 盛群力郑淑贞
- 关键词:接受教学教学策略教学改革
- 合作学习的价值内涵被引量:214
- 2004年
- 将合作能力的培养窄化为对师生课堂教学行为改变的刻意追求,这是合作学习实施中的严重误区。合作学习不只是一种教学方式。合作学习的价值在于:确定一种生活态度,教给学生一系列的学习内容,充分挖掘利用同伴学习资源。
- 马兰
- 关键词:课堂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让合作学习真正走进课堂被引量:15
- 2005年
- 在我国“大班额”教学的现实下,要使合作学习真正走进课堂,教师既要转变观念,又要落实措施,做好以下工作:合理安排座位,为实施合作学习奠定基础;尝试内容整合,为开展合作学习创设条件;任务方式适配,为落实合作学习搭建平台;培养人际技能,为实施合作学习提供保障。
- 马兰
- 关键词:教学策略课堂教学
- 合作学习的情境优势——兼谈三种情境对学习动机的影响被引量:27
- 2004年
- 合作、竞争和单干三种情境分剐追求共赢、争赢和自赢的学习结果,而合作型学习具有竞争型学习和单干型学习所难以匹敌的情境优势。合作学习将学生置身于一种满足需要、关爱尊重、相互认同、利益共享的情境之中,为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形成、维持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
- 马兰
- 关键词:学习情境社会交往学习动机
- 合作学习的创新特色被引量:28
- 2004年
- 合作学习的创新特色建立在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和不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每一个学生的基点上,它所持的信念是"只要愿意学,就能学得好",因此,它致力于将课堂与学校看成是人际交往的主要场所,倡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话交流,在情感上融为一体,能力上彼此补益,任务角色上多样体验,活动中能自主调节,真正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从而开辟了一条解决如何愿意学、乐意学的新途径。
- 盛群力
- 关键词:教学策略教学改革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 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课程整合模式分类探讨被引量:7
- 2004年
- 目前已有的几种"整合"模式分类方法,或是以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的使用形式为分类标准,或是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阶段为分类依据。我们认为,首先可以根据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总体定位,将"整合"模式分为"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和"信息技术作为教学与学习工具"两大类别;然后在此基础上,以教学理念为主要分类依据,辅之以信息技术使用形式的判别标准,进一步分析和探讨"整合"的中间状态。
- 沈琰
- 关键词:中小学课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理念课程教学
-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实施“问题——探究”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被引量:3
- 2005年
- 本文以《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学实践为载体,从理论建构、操作程序与特点和实践意义等方面,就《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实施“问题——探究”教学作了系统论述。
- 刘金虎
- 关键词:《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学实践系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