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2008]104)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方宁刘金伟章涛石荣书蔡争更多>>
- 相关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遵义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VEGF基因腺病毒表达载体修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2012年
- 目的探讨含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腺病毒表达载体Ad-VEGF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贴壁培养筛选法富集大鼠BM-MSCs。将HEK293细胞中扩增并经效价分析后的Ad-VEGF转染大鼠BM-MSCs,通过对细胞转染效率、生长和活力的观察分析,以确定理想的感染复数(MOI)值。结果本实验经HEK293细胞扩增制备的Ad-VEGF的病毒效价达8×108pfu/ml;当MOI值为50时,Ad-VEGF转染大鼠BM-MSCs效率可达最高值53%;而MOI值高于50时,Ad-VEGF转染对BM-MSCs活性抑制明显。结论成功实现Ad-VEGF转染大鼠BM-MSCs,其最适MOI值为50。
- 刘艳枚刘小慧方宁刘金伟章涛
-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腺病毒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促进糖尿病大鼠后肢缺血血管的新生被引量:7
- 2012年
-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否是促进下肢缺血血管新生的主要种子细胞来源呢?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肌肉注射移植诱导大鼠糖尿病后肢缺血的血管新生证据。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结合双侧股动脉结扎制备雄性SD大鼠糖尿病后肢缺血模型。自股动脉离断处起分10个点将BrdU标记BMSCs悬液注射入模型大鼠左后肢股直肌和腓肠肌中;右后肢采用等量生理盐水注射作为对照。结果与结论:移植2周后模型大鼠双后肢可见血管显影,6周后血管更为丰富,左侧均高于右侧。移植后2周,左后肢股直肌与腓肠肌的毛细血管密度分别高于右后肢的密度(P<0.05);BrdU标记阳性移植细胞参与了左后肢血管壁构成。表明局部注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改善糖尿病后肢缺血大鼠的血供,并参与小血管重建,有助于糖尿病后肢缺血的血管新生。
- 吴春朋张潜方宁蔡争石荣书刘祖林刘金伟章涛
- 关键词:血管新生间充质干细胞疾病模型糖尿病血管病变下肢缺血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糖尿病后肢缺血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移植治疗糖尿病后肢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制备大鼠Ⅱ型糖尿病后肢缺血模型。实验分为Ad—VEGF转染BM-MSCs移植组,Ad-GFP转染BM-MSCs移植组和BM-MSCs移植对照组。取上述各组BM-MSCs(细胞总数2×106个),分点注射入模型大鼠左后肢的股直肌和腓肠肌中,右后肢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于移植后2、6、10周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后肢肌肉毛细血管密度分析,并对Brdu标记各组移植细胞的体内存活进行冷冻切片免疫荧光观察。结果:各检测时间点Ad—VEGF转染BM-MSCs组大鼠双侧后肢血管显影及毛细血管密度均较BM-MSCs组、Ad-GFP转染BM-MSCs组丰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移植后2周,各组左后肢均见BrdU标记阳性移植细胞。结论:后肢肌肉注射移植VEGF基因修饰BM-MSCs可定植在病损组织中,并可改善大鼠糖尿病后肢缺血血供。
- 章涛刘艳枚张潜蔡争赵开飞方宁刘金伟余丽梅石荣书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糖尿病血管病变疾病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