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2AA629210) 作品数:6 被引量:65 H指数:4 相关作者: 钦佩 阮成江 尹增芳 何祯祥 陈梦阳 更多>> 相关机构: 南京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大连民族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海滨锦葵优良单系杂交F_2代产量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及其主成分分析 2007年 以海滨锦葵优良单系杂交的F2代群体为材料,对产量性状进行了广义遗传力、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以期为提高海滨锦葵产量提供有益信息.结果表明:F2家系单株种子产量平均值为12.84 g,比2001年在滩涂海滨锦葵自然生长群体中随机选择的80个单系的平均单株产量(4.25 g/单系)有显著提高;在10个产量性状中,广义遗传力较高的依次是结果枝比、种子成熟度、结果枝数、分枝数和果实数;6个因子(果实数、地径、结果枝数、株高、分枝数和结果枝比)与单株产量高度正相关,且这6个因子彼此高度相关;结果枝高度与上述6个因子及产量均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单株产量的依次是结果枝数、地径、分枝数、株高和果实数.对海滨锦葵而言,地径和分枝数的增加是获得高产的关键,而结果枝高度的负选择也可显著提高种子产量. 阮成江关键词:海滨锦葵 产量性状 广义遗传力 主成分分析 繁殖保障和延迟自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06年 尽管植物在进化过程中面临不利自花授粉的选择,但许多植物仍维持混合的授粉机制。繁殖保障假说是解释自交进化的最重要因子之一,一直是植物生殖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关注的焦点之一。概述了近年来的主要研究热点及其进展,包括自交进化的遗传和生态机制及理论模型探讨、繁殖保障假说的提出、验证自交能否提供繁殖保障的例证、延迟自交的类型及延迟自交能否提供繁殖保障的例证等方面。介绍了我国在繁殖保障和延迟自交方面研究的现状和不足之处,结合国际上研究繁殖保障假说的发展趋势已由单季节、单种群、单因子的研究阶段过渡到多季节、多种群、多因子(自交方式及其所占比例、花粉折损、种子折损、自交率和近交衰退)的综合研究阶段,及由传统的、经典的研究方法过渡到应用现代实验手段(如SSR、SNP等分子标记)和先进仪器设备的研究阶段,提出今后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必要借用多学科(植物学、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及手段进行不同物种的对比和综合细致的研究。 阮成江 钦佩 尹增芳海滨锦葵杂交后代的RAPD分析 被引量:4 2006年 报道了海滨锦葵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反应程序及RAPD标记对海滨锦葵两对组合亲本及其杂交后代进行的分子鉴定.初筛出的38个引物中有20个(52.6%)能在J2×J1组合亲本间扩增出31条特征带,初筛出的32个引物中有8个能在J3×J4组合亲本间扩增出12条特征带.组合J2×J1的8个杂交后代用OPB15引物扩增后均表现出父本J2的特征带,是真杂种;组合J3×J4的28个后代用引物OPB15扩增后,表现父本特征带的F1代个体数为24个,为真杂种,其余4个为假杂种. 阮成江关键词:海滨锦葵 杂交后代 RAPD 分子鉴定 外源钙对NaCl胁迫下海滨锦葵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缓解效应 被引量:29 2006年 以1/4 Hoag land+0.5%N aC l为基础培养液,研究培养液中C aC l2浓度为0、15、20、25、30、35 mm o l/L时海滨锦葵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液中C aC l2浓度的升高,种子萌发率逐渐增加。海滨锦葵幼苗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C aC l2浓度为15~25 mm o l/L时逐渐升高,丙二醛(M DA)含量下降,幼苗生长状况较好。但在C aC l2浓度为30~35 mm o l/L时,M DA含量逐渐升高,而以上其它各项生理指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表明外源钙离子对N aC l胁迫下海滨锦葵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缓解效应,其中以25 mm o l/L C aC l2对N aC l胁迫的缓解效果最佳。 尹增芳 何祯祥 陈梦阳 钦佩关键词:海滨锦葵 NACL胁迫 叶面喷Ca^(2+)增加海滨锦葵幼苗对高温的适应能力 被引量:9 2006年 以10 mmol.L-1CaC l2溶液喷洒海滨锦葵(Kosteletzkya virginica)幼苗叶片,7 d后将其转移至40℃培养箱中高温培养,定期测定有关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Ca2+处理组海滨锦葵幼苗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组低,萎蔫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根系活力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Ca2+处理可有效抑制膜透性的加大,提高Ca2+-ATPase活性。Ca2+处理能提高海滨锦葵幼苗的耐热性。 王光 钦佩 宰学明关键词:CA^2+ 海滨锦葵 幼苗 高温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