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751068)
-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陶德宗陶兰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三峡学院重庆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简论川籍诗人覃子豪与商禽对台湾诗歌的卓越贡献被引量:1
- 2014年
-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四川诗人的功绩是巨大的。他们不仅在奠定中国新诗基石、推进新诗时代主流和不断开拓诗歌新潮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推进台湾当代诗歌的发展也作出了卓越贡献。在这方面,最为突出的是走向台湾的川籍诗人覃子豪与商禽。研究他们在台湾的诗歌活动,梳理他们对台湾诗歌发展的重要贡献,对促进蜀台文化交流、推动两地文化繁荣和中华诗歌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
- 陶德宗陶兰
- 关键词:台湾诗歌
- 海峡彼岸巴渝籍诗人雪飞与薛林的创作特色
- 2012年
- 在台湾当代诗坛上,活跃着雪飞、薛林等一群重庆籍诗人。六十多年来,他们一直坚持用诗歌抒写自己的无尽乡思、祖国情怀和民族之爱,并热情致力于海峡两岸文学交流,为台湾当代诗歌建设文化繁荣作出了巴渝之子的杰出贡献。
- 陶德宗
- 巴蜀诗坛三老与海峡两岸诗歌交流
- 2015年
- 在巴蜀当代诗坛上,著名诗人与诗学家流沙河、吕进、黄中模三位以其年事、资历、成就和影响堪称"三老"。他们既以其诗歌创作、诗学研究和诗歌评论为大陆及巴蜀当代诗歌建设作出了非凡创造,又为推进海峡两岸诗歌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总结他们在这方面的文学活动,展示他们在这方面的主要成果,对进一步推动海峡两岸诗歌交流及文化交流和中华诗歌在新世纪的繁荣发展有重要意义。
- 陶德宗陶兰
- 重庆对台湾文学名家梁实秋和余光中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在台湾当代文坛上,活跃着一批与重庆有着密切关系的作家。其一是雪飞、薛林等巴渝之子,其二是梁实秋、余光中等在抗战时期流亡重庆的大批外省作家。这两类作家皆因1949年发生在中国大陆的沧桑巨变而流亡台湾。尽管他们人在海外,与家乡亲友的分离也旷日持久,但在这些作家心中,却始终有着深深的重庆记忆和浓浓的巴渝情怀。关于巴山渝水的深情书写,也成为台湾当代文学的突出现象。研究这种文学镜象,对推进渝台文化交流,促进两岸和合与民族统一有重要作用。
- 陶德宗陶兰
- 关键词:文学名家
- 评余光中的“长江之歌”
- 2012年
-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歌咏长江是中国诗歌的传统母题,更是中国当代诗歌的时代交响。一条长江万种诗,在海峡两岸咏叹长江的当代诗人中,余光中是最有影响的一位。聆听并体悟他60多年谱写的长江之歌,对张扬中华诗魂、促进两岸文学交流、推进中华文化繁荣有重要意义。
- 陶德宗
- 关键词:故土情怀文化情结审美意义
- 架设在巴蜀大地与宝岛台湾之间的文学桥梁——评巴蜀诗人对台湾当代诗歌建设与海峡两岸诗歌交流的卓越贡献
- 2015年
- 在海峡两岸当代诗坛上,覃子豪、薛林、商禽、雪飞、流沙河、吕进等是一群非常活跃的巴蜀诗人。在60多年的岁月中,他们先后为台湾当代诗歌建设、海峡两岸诗歌交流和中华诗歌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杰出贡献。梳理他们与台湾当代诗歌的关系,总结他们对台湾诗歌的不朽业绩,揭示他们文学活动的重要意义,不独是为了研究中国当代诗歌的历史,更是为了推进中华诗歌的复兴与发展。
- 陶德宗陶兰
- 关键词:台湾诗歌两岸交流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