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00299)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袁小兰郭晓燕张露黄红兰付方林更多>>
相关机构:学研究院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西省林业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植物
  • 2篇冻灾
  • 2篇雨雪冰冻
  • 2篇雨雪冰冻灾害
  • 2篇植物多样性
  • 2篇毛红椿
  • 2篇红椿
  • 2篇冰冻灾害
  • 1篇雪灾
  • 1篇亚热带
  • 1篇亚热带常绿阔...
  • 1篇有性生殖
  • 1篇生殖力
  • 1篇天然林
  • 1篇种群
  • 1篇竹阔混交林
  • 1篇邻体干扰
  • 1篇阔叶
  • 1篇阔叶林
  • 1篇混交

机构

  • 5篇江西农业大学
  • 5篇学研究院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江西环境工程...

作者

  • 2篇张露
  • 2篇袁小兰
  • 2篇郭晓燕
  • 1篇方向民
  • 1篇杨清培
  • 1篇黄红兰
  • 1篇付方林

传媒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江西科学
  • 1篇林业资源管理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雨雪冰冻灾害对竹阔混交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2014年
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后,在崇义县选取了2块竹阔混交林固定样地,连续5年监测了雨雪冰冻灾害对竹阔混交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雨雪冰冻灾害后的5年内,林内郁闭度先减小后增大,新生毛竹数量明显增多。阔叶树种多的乔木植物层样地毛竹死亡率为9.8%,伴生树种死亡率为8.7%;伴生树种少的样地毛竹死亡率为72.0%,伴生树种死亡率为40.5%。乔木植物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生物多样性等指数变化较小。雨雪冰冻灾害后,竹阔混交林下物种种类数和物种个体数总数都增加了,但增加幅度都较小。2块样地的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幅度很小,丰富度指数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增加或减少的幅度都不超1.0,均匀度指数增加或减少的幅度均不超过0.2。可见,雨雪冰冻灾害干扰后5年对竹阔混交林植物多样性影响较小,这可能与毛竹生长恢复较快有关。
刘足根钟梁袁小兰李惠民
关键词:雨雪冰冻灾害竹阔混交林植物多样性
赣南不同类型森林冰雪灾害后的受损与恢复研究
冰雪灾害是森林的自然干扰方式之一,对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2008年我国南方广大地区遭受了重大冰雪灾害,然而其对不同类型森林的损害程度及后期恢复情况尚未见系统报道。本论文以受灾严重的江西省崇义县为研究地点,选取马尾松...
方向民丁彰琪刘足根陈伏生
关键词:冰雪灾害
文献传递
九连山毛红椿种群的结实特性及其生殖力被引量:12
2013年
毛红椿(Toona ciliata var.pubescens)为楝科(Meliaceae)香椿属植物,美誉"中国桃花心木",属国家二级保护濒危物种(傅立国,1991)。我国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广东、广西、四川、贵州、海南、浙江和云南等省(区)有其天然林分布,但资源总量少,
黄红兰张露郭晓燕梁跃龙刘足根
关键词:毛红椿有性生殖濒危植物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毛红椿天然林邻体干扰效应被引量:8
2013年
邻体效应影响植物种群的更新。为探讨毛红椿天然更新困难的群落学机制,选取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红椿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干扰距离逐级扩大法,探讨了邻体对不同径级毛红椿基株干扰的有效距离、干扰来源和干扰强度。结果表明:(1)较小径级基株受邻体干扰的有效距离较宽(10 m),较大径级相对较窄(6 m);(2)小径级毛红椿基株所受邻体干扰除来自种内干扰外,他种干扰也较大;(3)毛红椿基株径级与邻体干扰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随着基株个体的增大而干扰指数下降。推断较小植株受邻体干扰强度较大是毛红椿天然更新障碍的原因之一。
杨清培付方林张露梁跃龙唐培荣刘足根郭晓燕
关键词:邻体干扰毛红椿
雨雪冰冻灾害干扰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2014年
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后,在崇义县选取了4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作为固定样地,分别记为P1,P2,P3和P4,连续5年监测了雨雪冰冻灾害对其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雨雪冰冻灾害后的5年内,样地内的马尾松、拟赤杨和桤木消失了,增加了杜英;每块样地重要值排第一的树种在雨雪冰冻灾害后,其重要值都减小了,这些树种主要有槠树、栲树和木荷。雨雪冰冻灾害后,乔木层植物丰富度指数P1和P3样地增大,P4样地减小,P2样地变化较小;植物多样性指数P1样地增大,P2和P3样地变化较小,P4样地减小;植物均匀度指数P1样地增大,P2和P3样地基本未变,P4样地变化较小。林下植物种类数增加了黄瑞木、猕猴桃、白背叶等植物,而黄杨、野甘菊、苦竹等植物消失了,铁芒萁和茅草数量增加较多。从2011年开始,林内郁闭度恢复到了灾害前水平。
刘足根袁小兰钟梁李铭书
关键词:雨雪冰冻灾害植物多样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