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710084)
-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颜杰峰祖金玉张政更多>>
-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改革开放以来党内直接选举的实践经验
- 2015年
- 改革开放以来,党内直选作为党内基层民主发展的重要标志,取得了明显进步,积累了丰富经验。即:党内直选改革要正确处理好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的关系,在改革试点的基础上,由中央适时出台相关党内法规,对党内直选的具体程序进行完善和优化;要坚持"不唯票"与重视票的辩证统一,既要体现群众公认度,又要发挥党委的领导和把关作用;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继续推动党内直选,主要是创新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 颜杰峰
- 关键词:党内民主建设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政治现代化——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轨迹
- 2015年
- 中国现代化离不开政治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政治现代化是一种互动关系。从目标取向(民主和法治)、权威系统(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核心内容(制度选择和制度安排)、路径选择(体制内渐进改革)这四个方面,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理论发展轨迹。
- 颜杰峰祖金玉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政治现代化
- 当前党代表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 2015年
- 党代表选举中存在着组织主导作用过大、党代表素质不高、选举的竞争性不足、党代表与人大代表职责混淆、党代表参与度不够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有封建文化遗毒、长期战争环境、苏共建党模式、党代表选举制度不健全、党代表文化素质及专业培训不够等。党代表选举应该真实体现选举人意志,改革和完善党代表候选人提名制度,继续完善差额选举制度,积极稳妥地将竞选引入党代表选举,努力提高党代表的素质,加强党代表的培训,试点少部分党代表的专职化。
- 颜杰峰
- 关键词:党代表选举
- 十六大以来党内民主的创新发展及其启示被引量:4
- 2012年
- 十六大以来,党内民主的创新发展是全方位的,取得了显著成就。党内民主理论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实践中,各级党组织在党内选举、党代会常任制、健全集体领导制度、党务公开等方面都有不少创新之举;党内民主的制度建设,在党员权利保障、党内监督、党代表任期制、干部人事制度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这带给我们有益的启示:第一,要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全面协调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第二,既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又要把握好党内民主建设应有的边界;第三,要围绕规范党内权力、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两大要素来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 祖金玉
- 关键词:党内民主党的建设
- 论党内民主建设的突破口
- 2015年
- 从党的根本的组织原则和制度来看,选举原则是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内容之一,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必须要坚持党内选举。从党的历史来看,从建立伊始,中国共产党就一直践行党内选举制,迄今没有中断过。从现实来看,党内选举改革可以带动其他党内民主要素的发展,进而推动党内民主建设的整体性进步。党内选举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党内民主建设的重点突破口。
- 颜杰峰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党内民主建设
- 城市社区党委“公推直选”的调查与思考——以天津市河西区秀峰里社区为中心的考察
- 2015年
- 秀峰里是天津市第一个进行党委班子"公推直选"的社区,该社区在2006年、2009年、2012年先后进行了三次选举改革试点。在"公推直选"模式上,秀峰里选择了比较具有体制内合法性、同时具有一定改革创新性的做法。这一做法启示我们,基层党组织选举改革,要用好用足制度内改革空间,要处理好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关系,要把基层党组织选举改革与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结合起来,统筹谋划。
- 祖金玉张政
-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选举改革
- 改革开放以来基层党组织直接选举的回顾与思考
- 2015年
- 基层党组织直接选举不仅有助于改善基层政治生态,而且有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两票制"直接选举村党支部成员、"公推直选"村党支部成员和乡党委领导班子、直接选举党代表及社区党组织的试点和推广,党内直接选举成为党内基层民主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为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党内直接选举,应将党管干部原则与群众公认原则有机结合起来,在统筹谋划、继续试点和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着重处理好发扬民主、扩大民意基础与上级党组织发挥领导和把关作用之间的关系,实现党组织意图和党员群众意图的双赢。
- 颜杰峰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