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1013)

作品数:6 被引量:54H指数:3
相关作者:马玉凤李双权严平钱瑶吴伟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省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历史地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地貌
  • 1篇地貌特征
  • 1篇动力过程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元素分布特征
  • 1篇植硅体
  • 1篇温带
  • 1篇温带地区
  • 1篇温度
  • 1篇西周
  • 1篇粒度
  • 1篇流域
  • 1篇毛布
  • 1篇聚落
  • 1篇化学元素
  • 1篇环境意义
  • 1篇谷地
  • 1篇河谷
  • 1篇河谷地貌
  • 1篇发育

机构

  • 5篇河南省科学院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安阳师范学院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水利部黄河水...

作者

  • 5篇马玉凤
  • 4篇李双权
  • 3篇严平
  • 1篇杜军
  • 1篇郭仰山
  • 1篇李小妹
  • 1篇吴伟
  • 1篇钱瑶
  • 1篇王德甫

传媒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郑州地区西周前古聚落分布特征与河湖变迁的关系被引量:3
2019年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郑州地区现代的地貌类型进行划分,以现代地貌数据作为聚落分布的基础平台,结合已有的调研成果,从不同时代遗址分布的地貌特征与生存环境需求、聚落分布变化与河湖地貌变迁的关系等方面,对郑州地区西周前古聚落的生境选择与自然环境变迁进行剖析。结果表明:水源是先民生存繁衍的基础,但水环境的优劣在郑州文化迁徙中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在郑州地区先民们聚落的选址位置与湖泊消亡变迁也十分微妙。全新世以来,裴李岗的聚落只能选址在老湖积高地上。到了仰韶时代,聚落开始向湖沼边岸地带扩散。从龙山时期到商代,随着西部湖泊的萎缩消亡而向东发育,人类逐渐向低处转移,直至占据湖积平原。聚落的分布密度和范围逐渐从郑州西部扩迁到东部,尤以商代的遗址分布特征最为明显。
李双权马玉凤郭仰山杜军王德甫
内蒙古孔兑区叭尔洞沟中游河谷段的风水交互侵蚀动力过程被引量:16
2013年
本文选择内蒙古十大孔兑区的叭尔洞沟中游河谷段的观测小区开展研究,通过野外调查、气象观测、径流小区观测、地形测量和遥感监测等手段,应用"3S"技术,分析了叭尔洞沟中游河谷小区风水交互侵蚀的过程及其侵蚀产沙贡献率。研究得出:(1)在叭尔洞沟中游河谷小区,以风水两营力作用下的侵蚀量作为衡量该区侵蚀力大小的指标,在2010年,风力侵蚀量与水力侵蚀量之比约为1.8∶1。在147 794m2观测小区里,风水交互作用下侵蚀率为0.1kg.m-2。(2)风季,风力的搬运作用为观测区形成的风水交互小系统提供了输入,雨季,洪水的侵蚀作用为系统进行了输出,通过沉积物的侵蚀、搬运和堆积的循环作用,对系统的输入物质进行再分配后输出系统。(3)在1998—2010年的少风多雨时期,叭尔洞沟中游河谷小区,东岸稳定,西岸的凸岸变窄、凹岸拓宽,摆幅变大,河岸沙丘后退,切沟不断发育,水力作用在风水交互侵蚀中贡献突显。
马玉凤严平李双权
关键词:动力过程
毛布拉格孔兑地表风沙沉积物粒度与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特征被引量:12
2016年
通过对毛布拉格孔兑流域的地表积物的粒度、化学元素的空间分布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毛布拉格孔兑河流附近沙物质组成表现为风成特性;不同河段沉积物平均粒度参数、化学元素的分布具有一定相似性,且元素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表明其具有相似的沉积环境;不同河段A-CN-K图解揭示了毛布拉格孔兑不同河段地表物质化学风化程度均很低,处于较弱的去Na、Ca阶段;不同地貌单元沉积物粒度组成、地球化学过程表现出一定的递变规律,可能物源有关;毛布拉格孔兑平均粒径与元素的含量存在较好的相关性,说明粒径大小与化学风化程度有一定关系;总之,在不同空间尺度上,毛布拉格孔兑地表沉积物理化特征的分异实质上反映风动力和水动力的差异性分选,即沉积物对风、水交互作用的响应。这对于构建风水两相沉积物综合判别指标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李小妹严平吴伟钱瑶
关键词:粒度化学元素风化过程
黄河冲积扇发育研究述评被引量:19
2015年
黄河冲积扇是第四纪以来多期沉积建造的冲积扇复合体,它既是来自黄土高原的泥沙强烈堆积的地貌单元,又是历代河流决口改道的地区,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在回顾了黄河冲积扇发育的研究历史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黄河冲积扇的形成时代、地貌类型与沉积速率,形成过程与特点等方向的研究进展,系统地论述了河道变迁、地质构造、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对黄河冲积扇形成的影响作用。并指出目前黄河冲积扇的发育研究中还存在着研究深度不够和时空的广度不完整等问题。史前黄河冲积扇的发育研究将成为今后研究中的难点。
马玉凤李双权潘星慧
关键词:发育过程地貌特征影响因素
内蒙古孔兑区叭尔洞沟风水交互侵蚀作用下河谷地貌的演化规律被引量:3
2019年
以内蒙古孔兑区的叭尔洞沟中游河谷段为研究区,围绕风水交互侵蚀作用的动力特征和侵蚀过程中的地貌形态变化问题,在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通过野外气象观测与径流小区实验、地形测量与遥感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河谷风水交互侵蚀的现代过程进行研究,定量分析河谷不同地貌部位的蚀积格局变化和河谷形态演变。研究发现:在风水交互侵蚀作用下,河谷中游的河床沙丘、谷坡沙丘、阶地沙丘、阶地切沟和冲积扇切沟等风水交互侵蚀的地貌类型以一年为周期发生着循环往复的侵蚀和形态变化。多年来,由于风力和水力周期性的强弱变化,这些交互侵蚀单元的地貌形态发生了规律性的演变,进而控制了叭尔洞沟中游河谷的形态变化,其形态演变主要表现在河道弯曲度、河道宽度、河道偏移方向、河床横剖面倾斜方向以及冲积扇大小和河谷沙丘迁移距离等形态特征上。该研究可为风蚀水蚀交错区的土壤侵蚀防治提供科学借鉴和指导作用。
马玉凤严平杨玉辉李双权
关键词:河谷地貌
温带地区表土植硅体对温度的响应被引量:1
2021年
植硅体的现代过程研究是利用植硅体这一指标精准恢复区域古植被、古气候的前提和关键环节,探讨表土植硅体组合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尤为重要。本研究在东北地区沿着年降水量为600 mm等降水线采集54块表土样品,研究单一温度控制下表土植硅体的空间分布规律,以期寻找对温度比较敏感的植硅体类型。结果表明:54块表土样品中植硅体类型相同,共鉴定出15类,分别是棒型、尖型、块状、扇型、扁平状、帽型、鞍型、哑铃型、齿型、三棱柱型、硅化气孔、导管型、硅质突起、弓型、椎骨状,且主要以棒型、尖型为主,短细胞、块状、扁平状次之,其他类型植硅体的平均百分含量不足1.0%。小兴安岭、松辽平原和辽西低山丘陵3个区域的表土植硅体组合特征存在差异,判别分析结果能够将3个区域样点有效区分开,总的判别正确率为94.4%,其中棒型、尖型、三棱柱型的平均含量在小兴安岭最大,在辽西低山丘陵最小;而鞍型、哑铃型、硅质突起与之相反;块状、扁平状、扇型则主要是在松辽平原最大,且棒型、尖型、三棱柱型、鞍型、哑铃型、硅质突起、块状、扁平状和扇型的百分含量在3个区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棒型、尖型、三棱柱型的百分含量与年均温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块状、扁平状、扇型、哑铃型、硅质突起的百分含量与年均温呈显著正相关,而鞍型、帽型、齿型的百分含量与年均温没有显著相关性。
刘洪妍介冬梅刘利丹高桂在李德晖李楠楠马玉凤
关键词:植硅体环境意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