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11WL19)
-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杨永庚范雪峰程银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文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当代中国国家哲学”概念的合理性探析被引量:4
- 2013年
- 改革开放以来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国家哲学问题开始显现,哲学工作者提出了"当代中国国家哲学"的新概念。它是"面对"中国国情"进入"中国现实的各个领域并广泛发挥其功能和作用的一个多重性概念,具有复合性视域,由"当代"、"中国"和"国家哲学"等三个要素组成,当代中国国情这个内在性平面是它的一系列理论生发的本体和基础。由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的绝对运动决定了国情的流动性,所以这个概念也呈现出辩证运动规律,它既是一个科学概念,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 杨永庚
- 关键词:当代中国国家哲学
- 西安市民生舆情探微——基于熵模型,以部分民生热点为例
- 2012年
- 本文对西安市民生舆论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西安市民对民生问题的了解,认为西安市民对民生问题关注度较高,反映较为灵敏,舆情潜在的"熵增"度整体较低,不同类型的舆情存在"熵"差异。政府要更好地以人为本,问计于民、服务于民,对于熵增可能性较大的舆情领域,政府各部门应制定各类应急机制。
- 范雪峰程银
- 关键词:舆情民生
- 城市公民民主意识的现状及对策——以西安等城市的政治舆情为例
- 2012年
- 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相应的民意基础,但调查发现一些城市公民民主意识的现状不令人乐观:他们对地方国家机关的具体职能了解甚少,误解甚多;对基本民主权利的行使不太热衷,政治效能感较低;政治参与的利己性过强。为此,应改进现有的政治宣传,提升政府回应民意的效度,恰当引导公民的参政动机,还需谨慎选择城市民主改革的推进方式。
- 范雪峰
- 关键词:政治效能感利己性
- 试论舆情的作用、特点、发展阶段及其引导——以西安城乡舆情为例
- 2013年
- 当前的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舆情问题研究在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与发展,舆情赖以生存的传播渠道急剧扩张。西安城乡舆情发展分为情绪舆论浪潮、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博弈、理性认识的认同和扩展等三个发展阶段,可以运用熵理论采取及时地通过多种媒介发布准确信息、建立政府与大众之间的社会信任机制和相互信任关系等有效措施来理性地进行引导。
- 杨永庚
- 关键词:舆情熵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