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617B01)
- 作品数:3 被引量:53H指数:2
- 相关作者:郝卫平王庆锁李巧珍龚道枝严茂超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北京密云库区生态经济模式的战略思考被引量:7
- 2006年
- 实现“保护水源”和“发展经济”是密云库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探寻库区可行的生态经济模式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根据北京的发展规划、密云的过去的发展经历、目前实际情况以及发展目标,把适宜密云库区的生态经济模式构想为“一圈四带三循环”模式,即实现水库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圈层;建立生态保育带、观光旅游带、特色产业带、加工增值带;构建带内外的物质、能量和经济循环模式,使库区内外达到合理的能量等级。并就模式运行的关键技术(绿色技术与蓝色技术)与战略对策(政府管理与生态补偿)进行了探讨。
- 周连第胡艳霞严茂超董孝斌吴志强魏长山
- 关键词:密云水库生态经济模式
- 微灌系统对密云水库上游地区苹果树生长影响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在密云水库上游地区经济作物苹果园中采用微喷灌、滴灌和管灌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微灌技术均能促进果树新梢枝条生长和果实横径增长,苹果增产效果明显。微喷灌和滴灌条件下枝条生长量分别较管灌减少11.1%和19.18%,能够适当控制果树枝条生长,减少剪枝工作量;与对照相比,微灌技术果实横径增长效果显著,3种微灌技术之间差异不明显;其中微喷灌方式增产幅度最高,达51 t/hm2以上,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最大为9.288 kg/m3,比滴灌和管灌分别提高13.07%和41.01%。
- 李巧珍郝卫平龚道枝王庆锁
- 关键词:微灌系统苹果树
- 不同灌溉方式对苹果园土壤水分动态、耗水量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5
- 2007年
- 为探讨不同灌溉方式对苹果园土壤含水率、生育期耗水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于2005年4~11月在密云水库上游地区新城子蔡家甸有机苹果基地布设了3种灌溉方式(管灌、滴灌和微喷灌)及对照(不灌溉)共4个处理、3个重复的对比试验。分别在苹果树开花期、枝条速长期、成熟期和封冻前灌水,依据不同灌溉方式的灌溉效率以及田间土壤实际含水率等因素确定灌水量。结果表明:(1)在3种灌溉方式处理中,微喷灌、滴灌处理的0~6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较高,入渗深度在80 cm以内,未产生水分深层渗漏。管灌向下入渗深度大于微喷灌和滴灌,达到120 cm。(2)在整个生育期内,微喷灌和滴灌处理比管灌节约灌水量分别是31.99%和49.83%;微喷灌和滴灌条件下果园耗水量较管灌分别减少11.52%和12.49%。(3)从产量来看,微喷灌、滴灌、管灌产量分别比对照高25.74%、9.99%和0.78%;微喷灌产量达到51 000 kg/hm2;其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且达到9.288 kg/m3。总体看来,微喷灌是相对较好的节水增效灌溉方式,值得在果园灌溉中应用。
- 李巧珍郝卫平龚道枝王庆锁
- 关键词:苹果土壤含水率耗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