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05YFJMJC07700)
-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 相关作者:郝彩仙刘筠王金月钟进程金宝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正常颅颈交界区韧带结构的影像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颅颈交界区(CCJ)韧带结构的影像特点,优化该区域韧带的检查方法及序列。方法各选取51名健康志愿者,分别行CT和MR检查。分析CCJ韧带结构的CT和MRI表现,并由2名高年资影像医师比较T1WI、T2WI、质子密度加权像(PDWI)、T2WI、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及质子密度加权脂肪饱和序列(PDFSAT)对CCJ韧带的显示效果。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正态秩变换,然后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CT和MRI均能清晰显示除寰枕前膜(仅在MRI上显示)以外的CCJ韧带结构及其毗邻结构,其中MRI更具优势。寰枕前膜在MRI上显示率为100%(51/51),齿突尖韧带在CT和MRI上显示率分别为29.4%(15/51)、43.1%(22/51),寰枕后膜-硬膜复合体、覆膜-硬膜复合体、横韧带及翼状韧带在CT和MRI上的显示率均为100%(51/51)。2名医师对于PDWI的评分结果肘均为5.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0P〉0.05);PDWI明显高于T1WI(M=3.0分)、T2WI(M=3.0分)、T2WI(M=1.0分)、STIR(M=1.0分)及PDFSAT(M=3.0分),P值均〈0.01。结论MRI在显示CCJ韧带结构方面优于CT,PDWI为CCJ韧带的最佳MR成像序列。通过对正常CCJ韧带的影像学研究,能够为该区各韧带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 郝彩仙刘筠王金月许亮钟进乔辉刘振兴程金宝
- 关键词:寰枕关节韧带磁共振成像
- 覆膜和齿突尖韧带的影像-解剖学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观察覆膜和齿突尖韧带的断面解剖形态及CT、MR表现。方法采用经甲醛溶液固定的正常成人尸体头颈部标本12具,其中3具用于大体解剖观察,3具制成5.0mm厚的冰冻切片,6具制成0.5mm厚的薄层切片;各选取51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行CT和MR检查。结合大体和断面解剖,分析覆膜和齿突尖韧带的CT和MR表现,并在MR上测量覆膜(包括硬膜)厚度。结果大体和断层解剖均能清晰显示覆膜的位置、形态及走行。覆膜在CT和MR上的显示率均为100%(51/51),齿突尖韧带在CT和MR上的显示率分别为29.4%(15/51)和43.1%(22/51)。齿突尖韧带与覆膜在枕骨基底部融合,不易分离。正中矢状面是显示覆膜和齿突尖韧带的理想层面。覆膜(包括硬膜)厚度在男女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覆膜和齿突尖韧带结构的显示,MR优于CT,尤其是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的显示效果最佳。CT和MR均能较好地显示覆膜和齿突尖韧带,结合大体和断层解剖进行研究,可为覆膜和齿突尖韧带创伤、畸形及感染等病变的诊断提供影像解剖学基础。
- 王金月刘筠郝彩仙靳颖乔辉王建杨筠程金宝
- 关键词:覆膜磁共振成像
- 翼状韧带的影像解剖学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翼状韧带的位置、形态及走行,并深入研究其断面解剖形态及CT和MRI表现。方法采用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正常成人头颅标本12例,其中3例用于大体解剖观察,3例制成5.0mm厚的冰冻切片,6例制成0.5mm厚的薄层切片;选取2组各51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行CT和MRI检查。结合大体和断面解剖,分析翼状韧带的CT和MRI表现,并对其进行影像学测量。结果大体和断层解剖均能清晰显示翼状韧带的位置、形态及走行。齿状突上部的横断面和齿状突中部的冠状面是显示翼状韧带的理想层面。翼状韧带在CT和MRI横断面、冠状面及矢状面上的显示率均为100%(51/51)。对于翼状韧带结构的显示,MRI优于CT,尤其是质子密度加权成像的显示效果最佳。翼状韧带宽度在男女性别及左右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和MRI均能较好地显示翼状韧带,结合大体和断层解剖进行研究,可为翼状韧带创伤、畸形及感染等病变的诊断提供影像解剖学支持。
- 郝彩仙刘筠靳颖王建钟进王金月朱淼程金宝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