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050205)
- 作品数:5 被引量:67H指数:5
- 相关作者:李航熊海灵蒋先军朱华玲贾明云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长程范德华力导向作用下胶体凝聚的计算机模拟被引量:10
- 2007年
- 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了长程范德华力在胶体凝聚过程中的作用,发现由于胶粒间的范德华力是长程力,它对胶粒或团簇运动将产生导向作用.与不考虑导向作用的扩散控制团簇凝聚(DLCA)模型比较,这种导向作用不仅加速了胶体的凝聚过程,而且形成了更致密、分形维数更大的结构体.研究还发现,长程范德华力导向作用对胶粒的初始浓度非常敏感,不论是在凝聚物的结构还是凝聚速率方面,只有在胶粒初始浓度较低时,该导向作用效应才明显.其可能的原因是,在胶粒初始浓度较高时,由于胶粒布朗运动的平均自由程很短而且位阻效应大,从而使导向作用效应未能反映出来.
- 熊海灵袁勇智李航朱华玲蒋先军
- 关键词:位阻效应
- 光散射技术在土壤胶体颗粒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0年
- 由于测试手段的限制,目前对土壤中粒径为0·001~1μm的"超微粒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效应研究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散射角和悬液颗粒密度两个方面讨论了光散射技术在土壤胶体研究中的应用条件,探讨了土壤胶体颗粒凝聚动力学机制及形成的聚合体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对于本实验所用黄壤悬液,应用光散射准确测定的散射角范围为90°~135°,初始颗粒密度范围为1·90×10-3~0·119gL-1。(2)在自相关曲线平滑地衰减至基线且散射光强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可以用光散射技术准确测定土壤胶体颗粒凝聚过程中有效直径、最可几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变化,反映凝聚动力学规律。(3)在298K、90mmolL-1KNO3体系中用动态光散射测得黄壤胶体颗粒凝聚动力学为扩散控制团簇聚集机制,用静态光散射测得形成的聚合体分形维数为1·56±0·02。
- 贾明云朱华铃李航
- 关键词:光散射动力学分形维数
- 分形理论在土壤肥力研究中的应用与前景被引量:27
- 2007年
- 分形理论的提出对于定量描述复杂的、高度不规则的系统特征与机理提供了方法。本文从土壤腐殖质、土壤微生物、土壤团聚体等方面回顾了分形理论在土壤肥力研究中的主要结果:土壤腐殖质胶体在不同条件下形成不同分形特征的聚合物;同一种微生物可能形成具有不同分形特征的结构;土壤中的有机无机胶体在不同条件下凝聚成不同的团聚体,从而形成不同的土壤结构并对其肥力功能产生影响。我们认为分形理论在探索土壤的形成过程和肥力功能上将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如团粒结构体的形成可能是由土壤胶体分形凝聚而成;土壤中的活性有机质有逐渐老化的现象,可能和腐殖质胶体由结构疏松的分形结构向普通团聚体过渡的过程有关;土壤微生物在不同微环境下具有不同的分形特征,可以推测在各种土壤过程(包括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化学过程)中它们的功能也可能是不一样的。此外,土壤结构的开放程度决定孔隙、水分以及空气的分布,从而决定了微生物的生存空间。所以土壤结构体对微生物空间分布的影响也是将来该领域值得研究的内容之一。
- 蒋先军李航谢德体魏朝富熊海灵
-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土壤微生物土壤结构土壤肥力
- 不同电解质体系中土壤胶体凝聚动力学的动态光散射研究被引量:23
- 2009年
- 利用动态光散射技术研究在不同浓度的KNO3和Mg(NO3)2中土壤胶体颗粒的凝聚过程动力学.通过分析凝聚过程中光强和有效粒径随时间的变化得到:(1)根据凝聚过程中光强的稳定与否,可以判断土壤胶体凝聚过程中碰撞的发生是由布朗运动支配还是由重力作用支配;(2)在不同的电解质体系下土壤胶体凝聚表现为快速凝聚特征或不同的慢速凝聚特征,并且在慢速凝聚中存在一个对重力敏感的电解质浓度;(3)两种电解质作用下的土壤胶体凝聚特征相似,但对Mg(NO3)2体系浓度变化的敏感性远远大于KNO3体系.此外,通过分析凝聚平均速率随电解质浓度的变化,找到慢速凝聚与快速凝聚的电解质浓度转折点,即临界絮凝浓度(CFC),提供了一个实验测定CFC的可能方法.
- 朱华玲李兵熊海灵李航贾明云
- 关键词:动态光散射土壤胶体动力学
- 重力场和电解质浓度对胶体凝聚体分形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7年
- 运用李航等提出的新方法,克服了DLVO理论中无法理论计算不同电解质浓度下颗粒的表面电位这一困难,从而可以直接计算出不同电解质浓度下胶体颗粒间的位能.同时,还运用胶体颗粒动能的玻耳兹曼分布原理和蒙特卡罗方法来模拟胶体的运动,并采用非弹性碰撞理论解决了碰撞后凝聚的有效概率问题.在改进DDA模型的基础上,成功地建立了以往的模拟中未能建立的重力场中电解质浓度与碰撞凝聚概率间的联系,结果发现,(1)重力场作用下的凝聚体分形维数随电解质浓度变化的曲线完全不同于无重力条件下的曲线.无重力作用下,凝聚结构体分形维数随电解质浓度的变化比较缓慢,曲线呈“L”形;而重力作用下的分形维数则呈明显的“S”形曲线.(2)在重力条件下,慢凝聚包括两个区域,对电解质浓度不敏感区域和敏感区域.在敏感区域存在一个电解质浓度的拐点.(3)无重力条件下,不同大小的胶体颗粒在快凝聚时的分形维数都是在1.86±0.01.当电解质浓度降低,凝聚速率变慢,分形维数增加,最大达到2.01±0.02,但不会形成重力条件下的分形维数接近3的结构体.
- 袁勇智熊海灵李航朱华玲蒋先军
- 关键词:胶体颗粒计算机模拟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