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040059)

作品数:3 被引量:267H指数:3
相关作者:刘世琦刘忠良张自坤陈强郝树芹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光质
  • 2篇不同光质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叶用
  • 1篇叶用莴苣
  • 1篇色素
  • 1篇色素含量
  • 1篇甜椒
  • 1篇茄果
  • 1篇转色
  • 1篇转色期
  • 1篇莴苣
  • 1篇光合作用
  • 1篇果实
  • 1篇果实品质
  • 1篇二极管
  • 1篇发光
  • 1篇发光二极管

机构

  • 3篇山东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刘世琦
  • 2篇崔慧茹
  • 2篇郝树芹
  • 2篇陈强
  • 2篇张自坤
  • 2篇刘忠良
  • 1篇于文艳
  • 1篇梁庆玲
  • 1篇齐连东
  • 1篇许莉
  • 1篇张立伟

传媒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光质对叶用莴苣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被引量:150
2007年
通过研究不同光质(白光、红光、黄光和蓝光)对叶用莴苣叶片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质对叶用莴苣叶绿素含量和Chla/Chlb影响差异显著。不同光质对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CO2羧化效率影响很大,净光合速率以红光处理最强,黄光次之;CO2羧化效率以黄光的最大,红光次之。不同光质处理下叶用莴苣叶片的ΦPSII、ETR、qP、NPQ都以黄光处理最大,红光次之,Fv/Fm以红光下最大,黄光次之,蓝光最小。由此表明,黄光最有利于叶用莴苣的生长发育。
许莉刘世琦齐连东梁庆玲于文艳
关键词:光质叶用莴苣叶绿素荧光光合作用
不同光质下彩色甜椒果实色素含量的变化被引量:26
2009年
以红(590~670 nm;吸收峰为640 nm)、蓝(420~510 nm;吸收峰为460 nm)和红蓝混合(红∶蓝=3∶1)色发光二极管(LED)以及普通日光灯(白光)为光源,就不同光质对彩色甜椒果实转色期色素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蓝混合光在促进叶绿素降解,类黄萝卜素和花青素合成上优势最明显,白光的效果最差。但白光有利于类黄酮的合成,红光、蓝光和红蓝混合光相对于白光都不同程度的抑制了类黄酮的合成。
崔慧茹刘世琦张自坤陈强郝树芹张立伟刘忠良
关键词:光质彩色甜椒色素
不同LED光源对番茄果实转色期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23
2009年
采用新型半导体光源发光二极管(LED)精量调制光质(红光、蓝光和红蓝组合光),以普通日光灯(白光)为对照,研究不同光质对番茄果实转色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处理下番茄果实番茄红素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但Vc含量最低。蓝光处理下番茄果实维生素C(V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提高。红蓝组合光处理番茄果实Vc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明显,但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显著提高。红光和红蓝组合光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番茄果实糖、酸含量;各处理糖酸比均显著高于对照,且红蓝组合光处理番茄果实的糖/酸值最高。红光和蓝光是影响番茄果实转色期品质变化的主要光质。
陈强刘世琦张自坤崔慧茹郝树芹刘忠良
关键词:发光二极管番茄果实品质光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