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05-GZK-16)
-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3
- 相关作者:马潇朱俊儒赵建邦何禄仁王燕萍更多>>
- 相关机构:甘肃省药品检验所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秦艽本草溯源被引量:12
- 2009年
- 对中药秦艽的名称、用药渊源、品种、原植物、加工炮制、功效及地方志等方面进行了本草考证。
- 马潇罗宗煜翟进斌林效乾赵建邦朱俊儒
- 关键词:秦艽本草考证地方志研究
- 甘肃产秦艽类药材中龙胆苦苷的含量测定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测定甘肃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秦艽类药材中活性成分龙胆苦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Waters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3∶7);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室温。结果龙胆苦苷在1.7352~17.352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06%R(SD=2.5%)。结论甘肃产秦艽类药材中龙胆苦苷含量均高于中国药典标准,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 马潇朱俊儒何禄仁赵建邦
- 关键词:龙胆苦苷高效液相色谱法
- 甘肃产秦艽不同部位中龙胆苦苷的含量测定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测定甘肃产秦艽不同部位中活性成分龙胆苦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Waters 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3∶7);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结果:龙胆苦苷在(1.735 2-17.352 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20%(RSD=1.5%)。结论:甘肃产秦艽不同部位中龙胆苦苷含量高于或接近《中国药典》标准,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 马潇朱俊儒何禄仁赵建邦
- 关键词:秦艽龙胆苦苷高效液相色谱法
- 超临界CO_2萃取秦艽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对超临界萃取的秦艽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法(SFE-CO2)对秦艽进行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分析。结果从秦艽超临界萃取提取物中分离出49种成分,并对其中47种进行了鉴定。结论该实验结果为深入了解秦艽的化学成分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 王燕萍
- 关键词:秦艽超临界流体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甘肃产藏药秦艽花中龙胆苦苷的含量测定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测定甘肃产秦艽类植物花中活性成分龙胆苦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Waters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3:7);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龙胆苦苷在1·7352μg^17·352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20%(RSD=1·5%)。结论:甘肃野生及栽培秦艽花中龙胆苦苷含量高于或接近中国药典标准。
- 马潇朱俊儒赵建邦
- 关键词:龙胆苦苷高效液相色谱法
- 秦艽地上部分极性成分的SFE-GC-MS分析
- 2011年
- 目的对秦艽地上部分超临界萃取提取物中极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法(SFE-CO2)对秦艽的花及茎叶进行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提取物中的极性成分进行分离分析,并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色谱柱:AT-SE54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进样口温度:260℃;程序升温:初始80℃,以4℃.min-1升至290℃,保持30 min;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速1.2 mL.min-1;离子源温度:230℃;离子源电离能:70 eV。结果从秦艽花中共分离出72个化合物,鉴定出其中70个,占提取物的84.1%;从秦艽茎叶中共分离出67个化合物,鉴定出其中66个,占提取物的93.1%。结论该实验结果为了解秦艽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 王燕萍马潇
- 关键词:秦艽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