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0699)
- 作品数:18 被引量:82H指数:5
- 相关作者:钟惟德何慧婵江福能毕学成叶永康更多>>
- 相关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前列腺癌10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筛查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筛查验证前列腺癌特异性表达基因。方法:运用基因芯片筛查出前列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再通过PCR验证。结果:从芯片结果中发现,总共有1 444个基因(差异倍数≥1.5;P≤0.05)为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前列腺癌与对比配对的良性组织有769个上调(53%)和675个下调(47%)。差异基因中有40%的差异倍数为1.5~2倍,包括396个上调和182个下调基因。另外308个上调基因和334个下调基因的差异倍数为2~5倍;46个上调基因和78个下调基因的差异倍数为5~10倍;19个上调基因和81个下调基因的差异倍数为10倍以上。取其中上调和下调最明显的各15个基因做进一步荧光定量PCR(qRT-PCR)鉴定,结果显示了大多数基因都有芯片结果相似的基因片段,芯片结果和qRT-PCR结果用皮尔森相关性分析结果为0.83,并获得10个差异显著的基因。结论:芯片分析出来的前列腺癌和良性组织间差异基因是可靠的,qRT-PCR验证获得的这10个差异基因可能成为新的肿瘤标记物和特征性肿瘤鉴定分子。
- 叶永康米其武罗杰鑫孟祥军何慧婵吴永定钟惟德
- 关键词:前列腺癌基因芯片
- SOX9基因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中的表达以及意义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通过检测SOX9基因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OX9在前列腺癌中的分子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SOX9基因在54例前列腺癌和52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并对比在前列腺癌患者的年龄,血清PSA水平,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和远处转移的表达差异,再通过免疫组化方法验证SOX9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中的表达差异。结果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OX9基因,发现其在前列腺癌中表达值为(8.94±0.75),前列腺增生中表达值为(5.46±0.69),有显著性差异(P<0.05)。SOX9基因表达随着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水平、Gleason score、肿瘤TNM分期升高而升高,有远处转移比无远处转移表达升高(P<0.05),而与患者年龄无明显相关(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组织和前列腺增生组织中SOX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6%和15.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OX9基因表达检测有助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指导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分期。
- 伍信阳毕学成何慧婵江福能冯自卫付欣邓业瀚钟惟德
- 关键词:SOX9前列腺癌
- 丝氨酸/精氨酸富集剪接因子1上调表达对前列腺癌发病进程及临床预后的指导作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探讨丝氨酸/精氨酸富集剪接因子1(ASF/SF2)在前列腺癌的作用及其可能参与的致癌分子机制.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2例前列腺癌患者及20例前列腺良性组织ASF/SF2的表达水平.x^2检验分析ASF/SF2表达同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Kaplan-Meier及Cox多因素模型检测ASF/SF2表达同前列腺癌生化复发的关系.结果 ASF/SF2在前列腺癌组中阳性率为51.0% (52/102),在前列腺良性组织的阳性率为20.0%(4/2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F/SF2表达同临床病理分期显著相关(P<0.05),其高表达与无生化复发生存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表明ASF/SF2可独立预测前列腺癌生化复发的危险度(风险比=2.943,P<0.05).结论 ASF/SF2高表达同前列腺癌的发病进程密切相关,ASF/SF2的致癌作用也许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有关.
- 何广宁凌晓辉江福能钟惟德
- 关键词:前列腺癌
- 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156例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总结10年来我院行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出现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方法采用经直肠超声前列腺穿刺活检156例,对术后并发症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提高护理人员的观察能力和护理质量。结果术后部分患者出现血尿、血便、血精、感染、疼痛及排尿困难等并发症。血尿最为常见,23例,血便9例,感染病例共13例,疼痛者20例,排尿困难7例。结论前列腺肿瘤病人穿刺术后早期干预防止并发症发生,术后及时有针对性的观察病情变化早期确诊及对应处理,尤其是术前术后预防性止血及抗感染等相关治疗和护理,对前列腺穿刺术引起并发症的预防,减轻副反应及促进并发症尽早消除有明显的效果和积极意义。
- 叶燕霞钟惟德
- 关键词: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护理
- 肿瘤趋化因子CCL18与前列腺癌临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检测CCL18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CL18基因在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组织中mRNA的表达情况,用免疫组化检测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标本中CCL18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CCL18基因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患者组织中CCL18 mRNA显著上调,CCL18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分化程度有正相关的变化趋势,CCL18蛋白表达上调肿瘤发生发展、临床Gleason评分相关(P<0.05)。结论:CCL18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分化程度呈正相关趋势,检测CCL18蛋白表达水平可协助判断前列腺癌分化程度并评估预后。
- 陈果陈彦飞莫汝均何慧婵梁宇翔陈佳鸿钟惟德
- 关键词: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
- 膀胱癌发病率与职业因素的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观察职业因素与膀胱癌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病例进行频数匹配,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每个职业的优势比(OR)。结果商业人士和行政人员、男性电工和电子业工人的DR值分别为3.88和7.40;清洁工和助理职业的O尺值为0.21;手工业和印刷业的OR值为0.7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商业人士和行政人员、男性的电工和电子业工人有患膀胱癌的倾向;清洁工和助理职业对患膀胱癌有保护作用。
- 何广宁钟惟德毕学成胡志全钟朝辉谢立平何慧婵韩兆冬叶章群
- 关键词:膀胱肿瘤环境因素诱发疾病病例对照研究
- 恶性肿瘤热疗的新进展被引量:6
- 2013年
- 恶性肿瘤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在全世界将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1]。治疗恶性肿瘤传统的方法有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手术切除恶性肿瘤组织只适用于早期癌肿范围局限,且身体状况能够耐受的患者。
- 邓业瀚钟惟德
- 关键词:恶性肿瘤组织肿瘤热疗化学治疗手术切除身体状况
-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1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1(TRAP1)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蛋白组学二维荧光差异凝胶电泳技术(2D-DIGE)检测4例前列腺癌及癌旁组织之中TRAP1蛋白的表达,并质谱分析鉴定。ELISA检测84例前列腺癌、35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和21例志愿者TRAP1蛋白的血浆浓度,分析TRAP1蛋白与前列腺癌的临床病理关系。结果:蛋白组学结果显示:前列腺癌和癌旁组织之中TRAP1蛋白的表达差异明显(P<0.05)。ELISA结果显示:前列腺癌患者TRAP1蛋白的血浆浓度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症患者(P=0.029)及志愿者(P=0.045)。前列腺癌患者中,TRAP1蛋白血浆浓度与患者年龄(P=0.547)、血清PSA(P=0.287)、Gleason评分(P=0.937)及是否转移(P=0.098)无明显相关性,但与前列腺体积相关(P=0.032)。结论:TRAP1蛋白可作为前列腺癌的血清辅助标志物,同时可作为抗肿瘤的潜在分子生物学靶点进一步研究。
- 周亮韩兆东何慧婵邓军洪陈佳鸿杨盛帮钟惟德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蛋白组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硫氧还原蛋白过氧化物酶3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及恶性判断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硫氧还原蛋白过氧化物酶3(PRDX3)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及恶性判断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蛋白组学对比前列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RDX3基因结合蛋白差异表达程度,免疫组化验证,结合PRDX3免疫组化评分和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蛋白组学结果表明,与癌旁组织相比,PRDX3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是上调的,上调达1.68倍(P=0.015)。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我们发现PRDX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强于癌旁组织(P=0.035)。PRDX3的表达与患者年龄(P=0.028)有关;与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水平(P=0.641)和肿瘤转移(P=0.21)无明显相关;而与Gleason评分(P=0.040)、临床分期(P=0.024)和病理分期(P=0.041)有关。结论 PRDX3的表达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恶性程度相关,可结合ROS水平对前列腺癌疑似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及初步判断肿瘤恶性程度。
- 何广宁吴永定叶永康钟惟德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活性氧
- 前列腺癌特异性基因的功能和通路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特异性基因的相关功能和通路.方法 收集前列腺癌组织标本进行基因芯片分析,从结果中取差异倍数≥1.5并P≤0.05的基因通过特异性通路分析(IPA),鉴别所有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和通路.结果 由芯片数据得到769个上调基因和675个下调基因,得到基因功能差异最大的10个通路.结论 本研究的数据提供了前列腺癌的候选基因,为寻找新的肿瘤生物学指标、风险因素和治疗靶点提供帮助.
- 叶永康米其武罗杰鑫孟祥军陈佳鸿杨盛帮钟惟德
- 关键词:芯片分析技术基因表达前列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