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19-1949)
- 作品数:108 被引量:194H指数:6
- 相关作者:王国坛侯竹青王海军王东红吴汉全更多>>
- 相关机构:辽宁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政治学视野中公信力概念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从政治学的视野来看,"公信力"这一概念以"信任"为核心内容,主要涉及公共领域、公共权力、社会公众、价值评价这四个主要环节。"信任"是交往关系的产物,制度设计在本质上是不信任的反映,因而必须在交往关系下看待信任问题。在交往关系之下,"公信力"是以"信任"为基础的,但却是在主客关系的作用下而形成的,这使得公信力显现出心理性、资源性、变动性、权威性、继承性的特征。对于政治体系而言,在提升其公信力方面,主要是塑造自身政治形象的能力、建立自身政治权威的能力、获得民众政治认同的能力、扩大自身政治影响的能力。
- 吴汉全
- 关键词:公信力政治体系政治学视野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周作人新诗研究述评
- 2022年
- 周作人不仅在散文领域有突出成就,在新诗的创作和理论批评领域也有重要贡献。近40年来周作人的新诗研究从单调到丰富,从简单、浅显的整体性概述逐步发展为围绕具体问题进行深入、专门的研究。本文从周作人新诗创作研究、周作人新诗理论批评研究、周作人新诗比较研究三个方面对周作人新诗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价,期望为周作人新诗研究的深入提供参照与启示。
- 吴京烨
- 关键词:新诗新诗理论
- 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五重论域透视
- 2023年
- 党的政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系统论为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以系统论为分析视角,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蕴含着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为价值起点和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为价值目标的“出场域”,以坚持辩证思维科学治党管党为思维方法和运用系统方法净化政治生态为工作方法的“方法域”,以严守党的政治规矩红线为根本遵循和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底线为制度保障的“制度域”,以提高党的政治领导能力为能力核心和增强党员干部政治本领为能力基石的“能力域”,以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为文明常态和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为文明旨归的“文明域”。系统分析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论域,有助于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与逻辑理路,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与实践要求。
- 李煜
- 关键词:系统论辩证思维
-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考察被引量:1
- 2022年
- 重视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和优势。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历程中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该时期,党领导哲学社会科学取得重要发展成就,初步构建起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本文重在探讨该时期中共领导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举措,总结其重要成就和经验,以期为今天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提供有益借鉴。
- 柳宝军
- 关键词: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
- 中国共产党领导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百年历程与经验被引量:4
- 2021年
- 重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和优势。党成立百年来,面对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任务,其对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经历了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发展,在探索中不断走向成熟。百年来,党对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取得了巨大成就,产生了深远影响,积累了宝贵经验。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人民本位"的话语表达与创新、汲取古今中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充分发挥媒体和教育研究机构的作用等。探讨党领导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百年历程,梳理主要经验,以期汲取历史智慧,为今天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提供有益借鉴。
- 王栋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 轨迹与方法:竹内好的茅盾论
- 2016年
- 比较战前和战后竹内好对茅盾的一系列译介与研究,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时期的巨大"反差"。其成因主要在于,战后竹内好借助对鲁迅文学的研究而反思日本近代化的历程并通过重审"政治与文学"的关系而获得了对茅盾文学本身所蕴涵的政治文化内涵进行重估的视角和契机。这种"以否定自我的方式重构自我"正是竹内好言说和思考历史的重要方法。
- 裴亮
- 关键词:竹内好译介政治性
- 中央苏区时期中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法与经验探析被引量:4
- 2019年
-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和巩固革命根据地的同时,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开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具体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系统的教育方法并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梳理与总结当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方法和宝贵经验,对当前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 王海军王新刚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央苏区时期
- 五四时期新书业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良性互动
- 2021年
- 五四时期,新书业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良性互动是历史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新书业兴起的根源是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兴起、行业内的示范效应等。同时,新书业的兴起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各类期刊搭建起社会思潮论战平台,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杨皓姚宏志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
- 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建构的逻辑理路与价值意蕴(1919—1949)
- 2023年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的建构,与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理论需求紧密相连。马克思主义开创了中国学术发展的新视野,是中国学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石。该时期中国共产党引领进步知识分子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学术的初步融合和有机衔接,通过探讨基本学术研究范式,明确基本学理价值遵循,最终领导建构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既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事业提供了重要学理支撑,又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创造了有利条件,真正推动了中国由传统学术到现代学术的现代化转变。
- 王海军
- 关键词:研究范式
- “从众”的全球劳工治理:1919年华盛顿国际劳工大会与中国被引量:3
- 2017年
- 1919年召开的华盛顿国际劳工大会是巴黎和会的直接产物,它创造了政府、劳、资三方协调的议事规则,制定了首批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构建了国际劳工组织的基本架构,是"一战"后全球劳工治理的一次尝试。作为国际劳工组织的创始会员国之一,出于"从众"立场中国派遣外交官就近出席,在代表派遣、议案提出、决议执行上处处被动,招致国内外舆论的批评。在各方压力下,北京政府步步勉强应付,直至颁布《暂行工厂通则》。此一过程显示,北京政府的全球劳工治理超出了中国的能力和兴趣之外,却也推动了中国劳工立法。
- 张龙平
- 关键词:国际劳工组织全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