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05GG0090-20-03)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赵志伟叶金文刘颖曹泓涂铭旌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碳热还原
  • 2篇热还原
  • 1篇氮化
  • 1篇氮化钒
  • 1篇碳热还原氮化
  • 1篇碳热还原氮化...
  • 1篇碳热还原法
  • 1篇热还原法
  • 1篇纳米
  • 1篇纳米粉
  • 1篇纳米粉体
  • 1篇合成温度
  • 1篇反应温度
  • 1篇粉体
  • 1篇V
  • 1篇X

机构

  • 2篇四川大学

作者

  • 2篇涂铭旌
  • 2篇曹泓
  • 2篇刘颖
  • 2篇叶金文
  • 2篇赵志伟

传媒

  • 1篇粉末冶金技术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前驱体碳热还原法制备纳米V(C_(1-x)N_x)粉体被引量:3
2008年
以偏钒酸铵粉末和纳米碳黑为原料,先制成含有钒源和碳源的前驱体粉末,再置入真空碳管炉中,通入氮气进行碳氮化合成V(C1-xNX)粉体,采用TG/DSC热分析、XRD、SEM和TEM等测试方法对不同合成温度下的反应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前驱体粉末可以获得混合充分均匀的反应物原料,并在1050~1100℃之间制备了相组成单一、平均粒径60nm的纳米级V(C1-xNX)粉体;当温度低于1050℃,粉体粒度小于100nm,但反应产物中有v203杂相生成;当温度高于110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粉体的粒度逐渐长大,在1200℃时颗粒之间熔融桥联。在1000~1100℃温度范围内,温度对粉体的x值影响不大,当温度高于1100℃时,z值明显减小,说明V(C1-xNX)粉体中的碳含量显著增多,氮含量明显减少。
曹泓刘颖赵志伟叶金文涂铭旌
关键词:纳米粉体合成温度
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氮化钒合金的研究
以工业级 VO和碳黑为原料,添加少量 Fe 粉为烧结助剂,经过混料,压制成块然后进行烧结,碳氮化同时反应最后制得高氮含量的致密化氮化钒合金.并利用 XRD 衍射仪,氧氮分析仪和密度测试等着重研究了反应温度时制备样品的相组...
曹泓刘颖赵志伟叶金文涂铭旌
关键词:氮化钒反应温度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