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志文
-

-

- 所属机构:苏州科技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苏州市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
相关作者
- 王靖

- 作品数:42被引量:446H指数:12
-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CTCL 信息技术 媒介素养 教学设计 范式
- 陈卫东

- 作品数:86被引量:1,192H指数:18
-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未来课堂 高校教师 互动 教学 教学设计
- 秦嘉悦

- 作品数:7被引量:106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系
- 研究主题:高校教师 媒介素养 创设 虚拟学习空间 互动
- 田毅

- 作品数:5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学院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传媒 架构 教学资源 移动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
- 潘欣裕

- 作品数:46被引量:96H指数:6
-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语音增强 STM32 耳语音 语音采集 语音
- 高校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网络支持平台设计被引量:1
- 2010年
- 高校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媒介素养的基本概念及内涵,阐述了高校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对平台系统的结构及功能模块进行了设计与分析。
- 陈卫东秦嘉悦刘志文
- 关键词:高校教师媒介素养教育
- 关于高校网络辅助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被引量:2
- 2014年
- 针对高校网络辅助教学普遍存在的应用水平偏低的现状,提出包括重视网络辅助教学评价的作用,处理好常规教学评价与网络辅助教学评价的关系在内的几个关键问题,以提升网络辅助教学在高校中的应用层次。
- 刘志文
- 关键词:网络辅助教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 未来课堂教学设计特性:具身认知视角被引量:48
- 2014年
-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课堂逐渐趋向于一个充满技术和更加人本化的泛在学习空间,未来课堂概念应运而生。目前对于未来课堂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未来课堂的空间设计、技术应用、特点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还缺乏与未来课堂特性相应的教与学方式及教学模式的系统研究。开展具有前瞻性的未来课堂教学设计有利于推动未来课堂实践。教学设计中隐含着关于认知和学习的理论。虽然传统认知观对教师主导的,以传授客观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传统课堂教学设计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其作为面向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和实现意义理解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不再是充分的。当代认知理论研究已完成了由离身到具身的范式转型。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及认知、身体与环境交互的重要性。基于具身认知的视角,未来课堂的教学设计不再仅仅是提供具体的可操作性步骤,而是为在教学中产生更多的可能性而做好准备,其具有学习内容的情境性、学习环境的无意识性、教学目标的生成性、教学过程的动态性以及学习活动的体验性等特性。
- 王靖刘志文陈卫东
- 关键词:未来课堂教学设计
- 网络资源引导电子信息类课程翻转课堂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本文以电子信息类课程为依托,结合当前以视频应用和移动终端学习为主要特点的网络信息技术环境,探索了混合式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集成共享。笔者通过整合网络精品视频资源,构建基于知识点的视频微课,同时在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中实践了翻转课堂学习新模式,对后课堂的因材施教进行了实证研究。
- 董兴法肖金球潘欣裕刘志文李真
- 网络增强型课程的设计被引量:1
- 2006年
-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在普通高等学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有效地整合各种资源,开展网络教学活动日益被关注。针对网络增强型课程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设计的要点作出初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 王靖刘志文
- 关键词:网络课程网络教育课程设计
- 基于一致性体验的跨屏幕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跨屏幕和多屏幕的应用随着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的快速发展而逐渐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如何设计跨屏幕移动学习资源已成为移动学习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在分析跨屏幕应用主要模式的基础上,文章指出一致性体验是当前跨屏幕移动学习资源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重点论述了基于一致性体验的跨屏幕学习资源设计的主要原则,就跨屏幕学习资源的交互设计进行了必要的探讨。
- 王靖刘志文田毅
- 关键词: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