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畅
-

-

- 所属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吴蕾

- 作品数:20被引量:115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银行间债券市场 价格发现 通货膨胀 影响因素 做市商制度
- 我国信用债评级的信息含量研究
- 2018年
- 本文对我国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上交易的所有信用债进行大样本研究,发现我国信用债评级之间"细微"的差异性可以传递违约风险的差异性,并可以相应地反应在信用债的到期收益率中。在整体上,我国信用债的初始评级具有认定效应,评级调整具有信号效应,因此我国信用债评级虽然整体偏高,但仍具有信息含量,并可以指导投资实践。
- 吴蕾苏畅
- 关键词:信用评级信息含量信号效应
- 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价格发现能力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本文基于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上交易的734只债券样本,利用做市商双边报价高频数据和状态空间模型,对做市商的价格发现能力进行系统性分析,对竞争性做市商制度和外资银行的价格发现贡献度进行客观性评价。实证结果显示,竞争性做市商制度并不能有效提升市场流动性和价格发现能力,其机制设计的优越性在我国现阶段尚未体现;外资银行虽然报价比例较小,但表现出较强的价格发现能力,引入外资银行的战略有利于提升我国债券市场价格发现效率的整体水平;我国做市商群体,特别是大型银行,存在比较严重的报价信息含量低、对新息冲击识别不足、对报价义务敷衍塞责等问题。
- 吴蕾苏畅
- 关键词:银行间债券市场价格发现状态空间模型